原本我想選Predator Mutator 20+ TF,但我實在沒信心讓我的高腳背駕馭旗艦版的高鞋領,而TF系列再往下降檔就只有20.3 TF了,于是我轉而選擇了Predator Mutator 20.1 L AG。
鞋很快就收到了。說實話,開箱的那一刻我多少還是有點失望的,畢竟看過了其他人高大上的旗艦版鞋盒,這個20.1版本的鞋盒實在是太普通了,里面也沒有配鞋袋和鞋拔。當然了,這些都是次要的,鞋才是重點。
這雙鞋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張揚,密密麻麻的橡膠棱紋配上紅白黑的經典配色仿佛就是一頭怪獸張開了血盆大口,視覺沖擊感極強。穿鞋的過程稍微有些費勁,雖然已經是矮幫鞋領,但鞋領位置實在是有些緊,再加上我的高腳背,穿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要是有個鞋拔就好了。蹬進鞋的一瞬間有了一絲驚喜,這雙鞋不知是不是該過鞋楦,并不像之前阿迪其他球鞋一樣擠腳,前腳掌位置明顯寬松了好多,對腳型寬的人來說十分友好。但緊接著我又感覺鞋似乎長了點,腳趾到鞋尖的位置富余出一個大拇指的距離,直接導致腳趾和上方的鞋面不夠貼合,走起來有些窩腳。
這么多年阿迪的球鞋我一直都穿42.5碼,于是我翻箱倒柜找出了兩雙老球鞋Predator Absolute X-TRX FG和Predator Accelerate FG進行比較。三雙鞋都是同樣的尺碼,但最新的這雙獵鷹明顯要長出來一點。不知道如果選小一碼會不會好一些,如果有人想入手這雙鞋,最好還是先上腳試穿一下,不要只憑經驗就下單。
之前我在人草上踢球一直穿的是PUMA evoPOWER 1 AG,這次也拿出來對比了一下,Predator Mutator 20.1 L AG的鞋釘要略微長一點點,而且阿迪的AG大底上用的都是形狀一樣的奇釘,而PUMA則用了兩種形狀的鞋釘。
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來遛遛,球鞋好不好不在球場上試試誰也不知道。但正值疫情高峰,所有球場都關閉了,于是我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眼看還差兩三天就要到五月了,終于聽到我家附近球場開放的消息,真是讓人喜極而泣呀。我趕緊帶上已經收貨將近三個月的球鞋殺奔球場。經過測體溫,簽承諾書等一系列手續后,我終于在年后第一次站到了綠茵場上。
考慮到之前試穿時球鞋有些偏大,這次我特地換了雙很厚的足球襪,果然,穿鞋的時候更費勁了。
換好球鞋感受了一下,由于球襪的原因,前腳掌沒有那么寬松了,但依然不夾腳。但鞋前端的空間還是很大,帶球跑動時有可能會因為鞋長而絆到自己。
我之前沒穿過針織物鞋面的球鞋,總擔心穿著踢球會腳疼。不過事實很好的打了我的臉。阿迪的Primeknit鞋面觸感舒適,同球接觸時觸感敏銳。而同樣材質的鞋領雖然在穿脫的時候比較麻煩,但在運動過程中和腳踝的貼合非常緊密,整個后跟鎖定十分牢靠。Demonskin橡膠棱紋則是繼承了獵鷹系列的精髓,密密麻麻的橡膠顆粒能夠讓你更輕松的踢出美妙弧線。
為了加強對比,我又特地換上了之前穿的PUMA evoPOWER 1 AG。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換好鞋后我最明顯的感受就是這雙鞋的抓地力不如阿迪的AG大底,急轉急停會更滑一些。踢弧線也不如獵鷹那密密麻麻的橡膠顆粒來的輕松。當初選這雙鞋最主要的原因是合腳,舒服,但仔細感受一下,后跟的鎖定不如獵鷹牢固。不過因為更合腳的原因,帶球跑動要比獵鷹輕松一些。
好久沒踢球了,在沒有對抗的情況下能感受到的東西還是比較有限,但總的來說,這雙Adidas Predator Mutator 20.1 L AG是一雙很不錯的球鞋。尤其是修改鞋楦后對腳寬的人友好了很多,當然,這也導致不上腳試穿難說準自己穿的尺碼。阿迪的這款AG大底在人草上的表現很不錯,不過這可能和我去的這塊球場剛剛改造過草皮有關,如果是質量差的人草,估計還是TF大底更穩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