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位配置的是挺拔系的“變革”和尼塔庫的“G1”(德制),反手位是岸度的黑煞和尼塔庫的S1,膠水采用海夫的無機膠水。
正手配置挺拔“變革”,反手“黑煞”,近臺擊球手感上比較的“彈”無需什么力量,就可以輕松完成擊球,聲音清脆,同時偏厚的
Sigma(西格瑪)手感確確相當清晰,完全不是以前我對厚底板的意識,在速度上比較快,指向性很不錯,由于不用發什么力,注意力可以比較充分的集中在位置上,所以擊打的落點控制相當輕松,退臺發力后,手感通透,落點精準,尤其是聲音完全可以用“爆”來形容,速度偏快,落點的控制有點小累了,對手法的要求較高,連續擊球,并沒有覺得累,并不像傳統的5木底板那樣需要充分的體力支持,正手弧圈摩擦起球,弧線低平,上臺率很高,速度較快,旋轉一般,在發力后,弧線依舊比較的低平,但速度和旋轉明顯得到了本質的提升,1跳很快,2跳急速下扎,Sigma(西格瑪)的力材,應該比較的軟,以此來緩解了厚板弧圈型變的問題,但需要注意板型的控制。
弧圈要稍稍帶了一些撞擊,弧線的高度控制容易,落點控制的精準度也不錯,臺內小球處理時,手感清晰可見,完全沒有木的感覺,左右近臺斜線較為輕松,基本上都可以擺到位,控球較為容易,但同時也時不時出現冒高的情況。反手位橫拉,出乎意料的輕松,而且上臺率很高,基本上只要動作到了,就不必擔心出界,旋轉也是比較強烈的,橫打也同樣的輕松,落點準確,但記得控制發力的程度。
正手改為尼塔庫的“G1”“變革”,正手擊球,速度也同樣較快,感覺上還是比較的彈,聲音清脆,但不如“變革”那樣入耳,快攻的速度,完全可以接受,退臺發力后,爆裂的聲音,相當具有威懾力,但記得注意板型,否則容易拉飛,小球同樣手感清晰,左右斜線,都能夠較為輕松的完成,基本不會有什么失誤,但還是容易出現冒高的現象,弧圈摩擦起球,弧線依然低平,速度上也比較的快,捎帶撞擊后,弧線變得易控,落點準確,反手位的“S1”橫拉,弧線控制容易,旋轉較強,但也需要注意發力的程度,不能太大力量,橫打也可以輕松完成,且落點控制也是比較容易的。
總之,挺拔西格瑪手感清晰,落點控制準確,旋轉較好,橫拉(橫打)出色,板身比較彈,對手法有一定的要求,可以打控球型,也可以打暴力型,總體來說Sigma(西格瑪)的在性能上比較全面,個人覺得更適合弧圈結合快攻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