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橫板兩面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正手比較爆,反手有一定攻擊能力,站位在中近臺偏多,球路比較規矩。因此在選擇底板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底板的弧圈性能和良好的控球手感,所以在選材上,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底板厚度絕不能超過6毫米。其次,要顧及近臺的速度以便搶先上手,還要注重反手攻防的需要,底板又需要有一定的韌性和速度,不能出球太拖沓。最后,因為無機是大勢所趨,自己又不是專業選手,所以不考慮灌膠,一切器材都在不灌膠情況下測試。
蝴蝶王VIS我用過四塊了,手柄略短而飽滿,90-95克均用過,考慮到整體性能和配重,我一向的配置是正手NEO狂飆3,反手SRIVER-FX或HAMMOND。我認為VIS正手配膠不容易,一定要考慮到自身打法特點。就我而言,正手也試過狂飆3,海夫,729-08,470等,但都一被否定了,不是不能配,而是要么虛彈,要么發僵發死,旋轉不足,很多人適應不了VIS,一則可能是配膠問題,(尤其是正手配膠)二則可能是發力方式有問題。至于反手配膠,VIS相當容易,日系,德系均可,但千萬別配狂飆類的國套,那樣不僅反手不出球,而且影響正手出球質量。
在實戰中,使用VIS要強調弧圈,強調正手,強調不退臺。
強調弧圈,是因為VIS擊打方向感好,力量足,是近臺得分的主要手段。但這不等于說,用擊打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要打出VIS的內涵,符合現代乒乓發展潮流,必須要強調弧圈球的使用比例。可是用VIS拉弧圈不容易,只有打透VIS,打出VIS的形變,才能拉出有質量的前沖弧圈。很多球友反映VIS殺傷力不足,不如OC,甚至說VIS是快弧底板,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發力不足,還僅停留在小臂發力方式上,要用好VIS必須要有良好的腰腿發力,并且瞬間爆發力強才可以打出質量。所以,用VIS打兩面反膠就必須強調用弧圈來解決戰斗,得有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否則,玩VIS也就是玩個面子而已,很多領導用VIS打球,并稱其為“蝴蝶王”,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強調正手,強調不退臺,是因為VIS反手好,不但易控,而且防守好,不突出正手意識,就打不出VIS的威力,很容易越打越保守。我正手選用NEO狂飆3的目的也就在于其能保證正手擊球的勢大力沉,有一擊必殺的能力。在正手意識方面,我是有實戰教訓的。去年一次大型比賽中,我遇到一位怪膠對手M,使用紅黑碳王,正反反長,反手長膠過度找機會,正手進攻兇猛。我發球較好,以往主要靠前三板上手后率先進入相持,但此人用長膠磕接發球,使我很不適應,以至于完全依賴反手防守,站位也越來越靠后,連丟兩局。后來教練叫停,提醒不要退臺,要敢于和對方拼正手,強調正手上手意識。此時才幡然悔悟,沒有正手的VIS就不叫VIS,VIS代表了一種勇往直前的氣勢,要逼著自己頂住壓力,不斷迎前。最終通過從正手突破,反而避開了對手長膠的困擾,最終成功逆轉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