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人群
我覺得無論是快攻選手,打打突擊啥。還是大開大合的暴徒,其實樊振東CNF都能兼容的。
但如果你拉球是深摩擦類型,需要通過制造旋轉來克制對手,這個就太考驗手感。搓球,沒什么轉,臺內球還有點虛彈。拉球,感覺也不轉。兩位1900分的對手都說:任你風吹雨打,你拉過來的球就是不轉,旋轉值與你平日相比,天差地別。
所以,善于拉高調的選手請謹慎一些。
配膠
正手如果配個藍省狂,藍國狂,是會優化一點點旋轉值,但也不會多轉。拉過去的球,你覺得轉,其實對手跟你看法相反。
配兩面澀性外套,效果應該更佳。通透性,速度感都會更好。提速實在非常溜。一下子你變成了一個擅打上旋相持,但缺乏高旋轉的球手。
無視旋轉的高速作戰
是的,雖然不轉,但高速相持真的非常舒適,尤其在近中臺。速度如果沒有波爾ALC快,那也非常接近了。而且,手感上很順滑,以致容錯性相當高。
防守上,非常強大,球友評價這簡直是底板中的V>15 Extra。無懼旋轉。對方拉高吊過來,旋轉都被你化掉。防守相當穩定,很好上臺。你就只顧著提速,打落點就好。哦不,你就只顧打落點和線路變化就好,因為它本身就可以無腦地很快很快啊。
正手位
是的,只要不是那種意圖拉出強旋轉的,它就不會容易掉球。你可以拉出速度,穩健上臺。
反手位
想加力摩擦,容易失誤。加力撞擊,它就穩健,而且是非常穩健。總體來說,它更適合擊打。在彈擊,借力防御,快撕等領域,樊振東CNF都穩健而給力。
顯然,這是一塊新概念的球板。如果乒乓球有一天到了無旋轉的時代,那么它是會被首先考慮的。因為高容錯,高速度。“拍拍樂”是對它的調侃,亦是一種贊美。
它適合高速對抗,但以撞擊為主。即便你以摩擦的動作,它其實也幾乎不轉。但能夠上臺。因為確實太特別,所以我感覺像伊藤打法的選手或許更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