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攻球:軟面材+較厚的外層碳素,在正手攻球中很容易借力,對方過來多少力,底板就反饋多少力,脫板速度很快(比馬碳,YEO7要快不少),在發力打到內層的碳素及大芯時,速度一下子快了不止一檔,基本是一道白光,球已經飛到底線了,個人覺得坎比方圓AY-1容易打透,因為重量的緣故,擺速很好,很利于還原。
中遠臺攻球:很穩健,在自身主動發力的前提下,球速快,球質沉,但若是以借力或者中小力量擊球,在中遠臺容易下網。
正手拉球:弧圈性能只能說一般,因素脫板速度過快,摩擦不是很充分,球不是很轉,但是可貴的是,容錯比較好,上臺率挺高的,而且基本都是底線,弧線低,但是二跳就不太出色了,球的速度大大優于旋轉。
反手推擋:推擋很穩健,因為底板板身硬挺,借力很棒,推擋不是很依賴個人發力,防守很穩健,尤其是防弧圈,對方拉多快,就擋回去多快,而且還沉,這一點很贊。
反手橫拉橫打:橫打很爽,速度快,無論是彈擊還是擊打,基本都是一道白光一板過,但是底板太硬,橫拉和擰拉難以運用,在反手用用反手起下旋很吃虧,只能以搓球過渡或者強行側身搶沖,但是這樣就給對手留出了正手大角的空檔,另外,若是該款底板的設計中有考慮到直拍橫打的成分,建議為其瘦身下,厚度減到5.5-6mm左右,相信會更適合直拍橫打,同時弧圈的性能會好很多;
發球:既然前面有提到這款底板的旋轉不是優勢,自然發球環節上,坎就有點木訥了,只能依靠膠皮的摩擦力制造旋轉,當然,發球一方面靠器材,另一方也依靠選手的手法,手法好的人,還是能發出不錯的旋轉的。
小球控制::脫板速度過快,因此在小球控制上,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沒亮點,但是也沒有明顯的缺陷。
挑打及強攻:這一點在這款底板上是亮點,因為底板的脫板速度快,在對方發球或者來球時,對方制造的旋轉在一定程度上間接的被緩解了,因為球還未來得及在膠皮上旋轉,已經脫板了,因此這塊板接發球時挑打的上手率很高,部分對手的控制球(尤其下旋),可直接在調整控制板型的前提下,直接快攻,而且是你越敢發力,效果就越意想不到,對手很措手不及,很適合突擊。
總結
一款碳味十足的底板,個性鮮明,攻擊力很強,有種將暴力進行到底的感覺,非常的適合暴力型選手,進攻穩健不給對手留余地,借力好,速度快,可惜旋轉尤其顯得劣勢,一塊很偏向于快攻的底板,在這個弧圈球橫行,暴沖當道的時代,這款底板更像是大海上的一葉扁舟,駕駛的好自然是乘風破浪,勇往直前,若是自身駕馭技能不足,那自然有為水覆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