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手感上看,銀河V4中小力量擊球非常類似純木,而且手感清晰,沒有多數纖維那種模糊,微顫的手感。而且板子扎實不發空,也許是因為我的板子比較重吧,橫板將近94克了。
初次試用,正手銀河北斗40度,反手銀河月球專業版36度,結果發現正手太彈很難控制。于是把正手先后換成類似外套手感的世奧得圣光2,RG和銀河月球,雙魚232才覺得好用。目前最滿意的搭配是正手世奧得圣光2,反手銀河月球專業版。
正手攻球:先用“業余手法”試了試,感覺淋巴面材確實較軟有些不走球。難怪不少球友抱怨說V4不好打,還不如銀河405等等一類的說法,打算當二手出掉,完全違背了銀河把高端底板對球友的吐血讓利的初衷。
所謂“業余手法”的正手攻球,說白了其實就是“勻速碰球”而已。很多愛好者說自己正手可以連續攻球上百個不失誤,覺得正手攻球技術很簡單。其實正手攻球是乒乓球一切動作的基礎,簡單的動作其實包括了乒乓球各種階段的發力要求。如果說入門階段是以“碰球”為主的話,進入專業的正手攻球其實就要在觸球的一瞬間有加速的動作,類似中國武術中的寸勁。
接下來用專業手法正手攻球,覺得力透纖維后,板子變得扎實硬挺,出球有力。但發大力后純擊打由于打透zlc纖維后板子過彈,導致出球有些發飄落點不好控制。于是對來球多加一些摩擦動作,采用打磨結合后,出球即刻變得又快又穩,落點控制也心理有數。看來V4底板屬于弧快板而不是快弧板。
接下來繼續測試拉球,則是充滿了驚喜。銀河V4拉球手感清晰,弧線漂亮低平,二跳扎實有力。中遠臺底勁十足。突然有一種曾經遺忘的熟悉的手感。對了,就是我曾經的老板子-銀河W6,同樣的淋巴面材力材手感,讓我重新體會到W6弧圈的快感。難怪當初W6被銀河命名為“弧圈王”和“橫打王”。這款
銀河V4,其實可以作為W6的纖維升級版來看待,僅從側面結構來看,就等于在W6的大芯兩側加了層zlc纖維。開句玩笑,建議銀河不妨把V4命名作為“弧圈王+”或者“擰拉王+”,呵呵。反手擰拉是我這兩年掌握的技術,畢竟要跟上國家隊的潮流呀,雖然自己水平有限,實戰比賽中上臺率不高,但用了銀河V4反手擰拉后,驚奇地發現這是我手里十幾塊所有純木和纖維板中反手擰拉上臺率最高的,抓球好,出球噴,完全可以和直板W6當年的橫打效果相媲美。
之后用銀河V4和單位的一個球友打了幾局球,受過去打外置纖維板的習慣的影響,自己的動作和發力還不太適合銀河V4的手感,感覺不少球發力對不上點影響了回球質量。但比賽過程中卻意外發現,銀河V4的動作容錯性是非常的高,回擊對手幾個難度大的來球我以為要下網或出界了,結果都全部莫名其妙上臺,反而讓對手措手不及。難怪采用這種結構底板的張怡寧以防守相持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