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半年在打clcr,不得不承認現在的clcr已經變成了軟七,拉弧圈吃得住,手感酥脆,力量足。因此第一次打奧恰碳皇還是感覺要比clcr硬一點,表現的不是在面材上,而是次外層的軟碳層稍微一發力就能明顯感受到,脫板要快一點。但在隨后的使用中,這種感覺不再明顯,可能是已經適應了,也可能是面材軟,軟碳層以及球拍整體有一定的形變,總之手感并不是很硬。
臺內球及手感:多尼克的球拍一般都比較悶,我個人認為是干燥的不好,比較明顯的是氣孔不如stiga出的好,但是這只奧恰碳皇看上去干燥的好算不錯,比之前打過的多尼克周雨二要好不少,因此手感上有一定的反饋,雖然不算通透,但是也不算很木,中規中矩吧。小球上我的辦法不多,下旋能擺出短球,劈長也能到底線,挑打脫板不快,總之小球旋轉強,碳味不明顯。
正手拉球:本人正手弧圈受省退指導,業余愛好者中還算不錯,但在用奧恰碳皇拉球的第一感覺是碳板竟然能弧線這么高,說明能吃得住啊。因此拉球的時候向前發力很多,弧線長,旋轉極強,一速中等,二速較快。發力的時候碳層很快能感覺到,但是雙層阿尤斯大芯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如果是一層非常厚的大芯必然形變大,吞吐感強烈,但與軟碳層不搭配,而大芯分成兩層,每一層形變減小,就與碳層很搭,而粘合后又使底板的支撐變強。中遠臺的底勁非常充沛,關鍵問題是命中率很高。當年用過一款老銀河的碳板,弧圈球簡直是噩夢,命中率奇低,上臺對手必死。而奧恰碳皇的弧圈球旋轉極強,底勁極大,速度中上。我一直認為自己的打法像陳玘,而球友都說我像波爾,其實就是拉球速度慢,旋轉強,奧恰碳皇使我的特長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反手技術:撥球下網還是多了些,說明感覺比純木要硬,弧圈球不算穩定,打不出奧恰的感覺,但是防守也不錯,正在磨合中。
實戰過程:情景一,與龍五高手互懟正手,不得不說龍五的正手真是爆,但我用奧恰碳皇也不落下風,龍五更沖,奧恰更轉。情景二,大戰直板長膠老頭,別以為老頭好對付,在非常不適應下,奧恰拉沖有一定的命中率,說明容錯性還可以。
綜上,
奧恰碳皇的性價比還是可以的,我們先不管奧恰到底用的是什么取得了世界杯冠軍,但是這款底板可以說與奧恰的打法很搭配,而對于業余愛好者來說,是塊不可多得得弧圈球板,硬度適中,拉球極轉,底勁足,價格也只有3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