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震
云材料科技,配上音速5沒有使用的類螺母鞋墊,在緩震上是沒有什么問題的。除非你的個頭巨大,對緩震有著非常非常高的要求,那么這雙音速6是沒有問題的。即使我單純的用后掌來著地,也不會感受到特別明顯的震腳,我覺得還是OK的。
相比之下,看看之前單純用了Phylon的PG2的后掌,那真心不太行。其實云材料,很早就證明了自己是有著還不錯的緩震性能的,只不過李寧基本上沒有讓這一項科技深入人心。
腳感
沒有任何的不適,各方面的包裹也比較均勻。腳底的感受還是有一定的韌性,初步上腳就能給你一些輕微的軟彈體驗,如果單純試穿或者簡單的體驗,你會覺得,哇,很不錯啊,這種感覺。整個鞋身包括鞋底都是比較軟的,沒有任何的卡或者是堅硬的感覺。但是,這一點,僅僅只在于常規的穿著中,不代表實戰中的體驗。
鞋楦設計有所改良
去年我穿過除了WOW6以外,包括上一代音速與馭帥11等,一直都在抱怨一個問題,那就是前掌太寬。
其實后來很多粉絲們的反饋也告訴我,并不是我一個人這樣覺得,而是大家都這樣認為。這個問題,在
音速6的身上就有所改良了,你不再會覺得前掌那么寬,相比較而言還是合腳了不少,但是還是有那么一丟丟的寬。但是,這是不是代表著李寧在未來的球鞋中,包括馭帥12的身上,都會采用全新的鞋楦設計。這也是未來我們要關注李寧球鞋的重點之一。
基本上,我認為音速6的優點,就是這么些。就看上去是非常的不錯的。
材質
這年頭,是個品牌都流行那種編織鞋面。但是音速6的編織鞋面表現的特別低端。上一次黑這種類型編織鞋面,我記得是隆多5,而這一次音速6的材質使用和隆多5一模一樣。請問,這叫編織鞋面嗎?這種類型的鞋面,充其量就是一個單純的布面,在上方進行一些簡單的縫制,這,就變成了編織?我覺得不靠譜。質感很差的同時,在性能上,我不認為有什么體現,充其量就是更加的薄與透氣。
關于云中底
音速6的初步上腳就能很明顯的感受到這款球鞋的重心是很高的,你的腳底很厚實的踩著東西。但是,如果你不對比,你就感受的不明顯。因為我剛剛上腳一只的時候,另一只腳上是穿的是另一雙球鞋,這就很明顯的感受到重心高低的對比。
所以厚度較大,韌性較強的螺母鞋墊就是問題的關鍵。毫無疑問,在馭帥11和音速6的身上,螺母鞋墊與云的搭配可以帶來不錯的腳感,但是重心提升,貼地感下降。
這里提到一下螺母鞋墊啊,包括在之前我非??隙ǖ鸟S帥11身上,螺母鞋墊就像開了掛一樣,很輕易的就能實現,讓人的初步上腳的一流感受,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在買李寧球鞋的時候會關注到,是否采用了螺母鞋墊。
然而球鞋的中底感受,在實戰中的表現,并不僅僅是一個軟字。那么我不認為它會適合那些突破流。
接下來談到我最不能接受的一個點,那就是極差的適應性。
換句話說,就是鞋腳一體的感受很差,你會無時無刻的意識到你腳上的鞋與你的雙腳在嘗試溝通,然而他們很難實現一致。
就是你很明顯的可以感受到,你腳上穿了一雙鞋,你在做動作或者干什么的時候,它都會無時無刻的提示你,同時它很難配合你。應該是我穿過所有球鞋中,給我這種感覺最深刻的一雙。再舉個例子,就像你穿了一件外套打球一樣,自行體會。
鞋面的包裹材料基本上毫無彈性,即使鞋楦設計更加的合理,但是你的腳在移動的時候,是必須會在鞋內發生很大的摩擦與位移。如果你把雙腳的鞋帶系的特別緊也無濟于事,即使兩側有著類似Dame3 哈登2那樣的包裹片,也顯得非常的雞肋,基本上沒有什么控制。
腳在鞋內就屬于那種,隨意的狀態,隨便你怎么樣,球鞋它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和你的雙腳沒有關系的那一種,我覺得不行。
再就是一樣雞肋的襪套,上腳很難感受到襪套籃球鞋給你帶來的那種感覺。
我接下來的話肯定招黑,請聽我說完,過往采用了襪套的籃球鞋,HD16 FK,CE17 PK,庫里4,它們的襪套口是很窄很窄的,而襪套的彈性與張力是很足的,它們的目標是采用輕薄且彈性十足的鞋面,來非常完整的貼合你的腳。
而音速6身上的襪套,口子巨大,彈性巨小,仿佛就是為了這個襪套造型而襪套。
肯定有人會說,它們是一個級別的鞋子嗎?拿它們對比,這不是強行黑國產?OK,無論價格高低,理念是相同的,你價格低,何必去追隨高端球鞋的高端設計,做了一項沒有意義的設計。其實李寧是知道,襪套的設計在于彈性與貼合,參考“追風”。
終究關于這個問題,我的態度是:如果你定位低端,你可以不做啊,何必做了,又做一個沒什么意義的樣子貨呢?
終究來說,其實,音速6這雙鞋的優點是很明顯卻也很膚淺的。你單純的上腳來穿,誒,各方面腳感什么的不錯啊,還可以啊,值那個錢啊,但是實戰起來,隨著腳部的復雜的動作與腳部大的力量的承載來說,就不是那么給力了。終究,你很難將球鞋與你實戰的雙腳實現統一。
下一個話題來到云科技,結合剛剛談的優點與缺點來說,我認為云還不錯,有實力,但是并不是那么的好,需要其他技術的配合,做一個品牌的二當家沒問題,但是,做大當家就難為他了。不過非常恭喜李寧的是,他們有了DriveFoam這個大當家。我們看到無論是追風還是WOW6身上,他們配合的非常棒,屬于奪冠級別的硬實力?;氐浆F在的云科技單獨帶隊來說,我覺得確實單純說中底科技,雖然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還是差那么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