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卡celero wood是一塊教科書式的五層純木底板,面材淋巴,力材染色阿尤斯,加厚大芯阿尤斯。厚度不詳,找半天沒找到我的卡尺,目測6.0左右的厚度,跟我打的VPS差不多,握在手上的感覺也差不多,不會很厚的樣子,但比永恒vps v要薄一些。重量88克,在自己接受范圍(直板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82-90)輕了力量差些,重了揮不動。
重點說下顏值吧,滿分,很符合我80后的審美,版面的設計和手柄的配色有點返璞歸真的感覺,簡單,低調,好打發。咖啡色手柄,中間標牌紅色打底,銀色的LOGO,跟打了雞血似的,充滿了能量,第一眼的占有欲很強,我稱之為嗜血狂刀緋紅之刃。
任性就是第一眼看上就要想方設法的占有,斯蒂卡CE就給我這樣的沖動,話說只有真正愛板,懂板的人才會理解CE帶來的巨大誘惑。說點題外話打球到我這年紀基本也就這樣的水平了,沒教練教,沒有好的陪練,體力,精力都一天不如一天,我更多的樂趣就是征服一塊又一塊底板,真正的駕馭她,珍惜她。舉個例子吧,今天我用CY MAX(單檜)贏了一個水平差不多的球友,我明天會換一塊蝴蝶王或者吉田海偉跟你接著打,等我用他們贏了你之后,我又會嘗試EG或者YEO跟他們打,仰天長嘆既然沒有不同的對手那就自己找征服的樂趣吧。
就我而言對純木就有特殊情感,純木是有味道的,有段時間對純木甚至是癡迷,純木不同于碳素,每塊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你愛她才會體會出其中的味道。單檜的軟噴讓我欲罷不能,全場正手拉的酣暢淋漓只有汗水知道,蓋亭YE,OC,EG等軟5夾正反手持球的感覺是我無比懷念的。當然我也不是否認碳素,芳碳賦予了純木更多的生命,龍5打出了更多的血性,只是我更偏愛于純木的那份真實,偏愛于純木的味道。
當OC,斯蒂卡CE慢慢淡出歷史的舞臺,當VPS的閃亮登場,當七劍之一的永恒vps v的強勢回歸,我知道有很多人跟我們一樣在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在追尋著當時最熟悉的味道。而七劍中的緋紅之刃斯蒂卡CE,正是那把一旦上手就不想停下來的嗜血狂刀,你若要駕馭她需要不停的發力,不停的奔跑,直到你累到汗流滿地,在回頭體會一下,是多么的回味無窮。
且聽我娓娓道來,斯蒂卡CE的結構跟EG很類似,整個版面的甜區很大,就是容錯很好,不同于OC的大彈簧,CE需要你發力,你發多少力出多少效果,正手弧圈小力量很穩,中等力量二速很快,全力的時候二跳是很詭異的;反手的橫打更是一個“穩”字了得,出乎意料的各種上臺,能拉能打,能加力,能泄力;小球的控制更是強項中的強項,近臺的擺短,快搓基本上指哪打哪;近臺的挑打吃的住球“穩”。
相比VPS,CE操控更加從容,有點單檜中硬彈和軟彈的味道,軟彈的CE更容易打出加轉的弧圈,雖然一速上稍差一個檔次,但實際的出球效果不相上下,甚至也有獨特的好處,對方經常對不上點,反拉或防守失誤增多;相比190這類科技碳板,勝在控制和旋轉;相比上一代的EG,斯蒂卡CE加厚的大芯,面材的科技涂層都融入了新鮮的血液,更適應新材料球的時代。至于非要分個高低,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關鍵看適合不適合。交流中不難發現總有人問哪塊更好,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別人之上吧,想知道合適不合適,只有自己嘗試了才知道。CE就是那么一塊個性不是很強,看什么人駕馭,穩健的駕馭起來穩健,暴力的駕馭起來暴力。
配膠方面,正手還是以國套為主,直板快弧還是推薦正手狂飆3和天2,追求穩健的不妨嘗試正手05和天神(世奧得),反手還是用輕量的MAXX-P。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穩”,美中不足的連續幾天比賽下來硬是沒贏幾場。一味地求穩,不是直板的風格,如同這斯蒂卡CE一樣,需要你很好的發力,持續的體力,靈活的腦力,雖然一段時間下來也基本摸清了她的脾氣,要靈活運用到實戰還需時日,這正是我體驗其中過程的樂趣,終有一日我能駕馭她,征服她,為我所用戰勝對手。如果過程和結果讓我選擇?我會毫無疑問的選擇過程,玩球不光有快樂,享受,更有汗水,傷痛,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一直很喜歡三國的關羽,雖戰死沙場,“忠義”二字成就了千古英名,相比那些竊國者更值得為人稱贊。這就是我享受其中的樂趣,別太在意結果,打球別太在意每一次的輸贏,有時候相持多板后的激動,有時候打出不可思議的好球,有時候一個擦網,擦邊都是打球的樂趣所在。
celero wood也就是這樣,雖說短時間內沒有嘗到勝利的果實,但你打球的心情絕對是最舒暢的,斯蒂卡CE在手,不怕不上臺,就怕沒體力,這樣一把嗜血的狂刀難得不值得去擁有,不值得去征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