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休閑慢跑
如果是比賽,基本上是在公路上跑,為了區(qū)別比賽時的情況,日常慢跑我就選在塑膠跑道進行。
第一感,就是鞋子路感清晰。鞋底不像我平時穿的BOOST,或者ASICS的GEL緩震膠帶來的“踩屎感”,總體感覺偏硬,當然這個“偏硬”是相對于BOOST和GEL而言。而這種“偏硬”的感覺非常有利于提升速度,當然,這個速度提升也是相對的,我平時跑步10公里,速度一般控制在6分到6分20秒之間,穿這WAVE UNITUS DC會讓我輕松按照5分半的配速進行訓練,因為中底的反饋比較清晰,所以跑的時候速度不知不覺就加快了。而且鞋子不重,41碼才251克左右,雙腳沒有什么負擔,這個速度自然就提升上去了。
第二個感覺,就是鞋子具備不錯的穩(wěn)定性。之前在開箱的文章中有提到,中底橫向設計的比較寬,從上往下看,可以明顯發(fā)現鞋底超出這鞋側兩邊,這種穩(wěn)定性可以讓我在跑動時不會有太多的顧慮,不用小心翼翼,而且鞋跟內置了硬質材料,外圍也有做設計加固,這鞋腳一致性非常棒,放膽跑。
第三個感覺,要說說抓地性能。在塑膠跑道上,抓地力表現尚可,畢竟我的速度不是很快,對抓地這塊的要求不是太高,WAVE UNITUS DC完全可以勝任這種路面,即使跑道上有積水也可以無視。但是在一些有積水的石磚或大理石路面就要注意了,有明顯的打滑現象,這時候就要小心腳下了。
模擬比賽配速跑
再來看看配速跑。比賽當中經常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跑速策略,比如天氣,路況等等。我前幾天模擬了一次15公里的配速慢跑,氣溫18社攝氏度,路況是大段的柏油路和極小段的鋪裝路。
首先,前5公里保持5分半的配速,采用前掌著地的跑法,可以明顯感覺路面帶來的反饋,這時候我感覺我這種大胖子(83KG)居然可以有這種配速。
但是這種感覺維持不久,5公里不到,我的速度就降到了6分半,我覺得這個速度還是比較適合我的,因為按照這種速度跑會比較舒服,我也調整了自己的跑姿,全掌著地,采用小步快頻的方式進行。但是這種方式的跑法感覺后跟會偏硬,膝蓋擔心受不了,跑不了多久就和前掌著地的跑法交替進行。想想應該是我體重偏大的原因。如果是正常的體重,比如130,140,穿這WAVE UNITUS DC會更適合。當然,也適合采用前掌跑法的朋友。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鞋墊非常不錯,背面的防滑顆粒設計可以很好的穩(wěn)定足部,即使前掌空間夠寬,也不會有雙腳在鞋腔內晃動的情況。
不足
WAVE UNITUS DC算是實用級別的傳統(tǒng)科技跑鞋,在顏值上也就那樣了,并不出彩,不過考慮到原價600多,現在還有很好的折扣,所以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缺點。
大底采用X10橡膠,耐磨度是不用說了,只是在一些特定路面會有打滑現象。
總結
以上就是兩種不同情況下的實跑體驗,總的來說,WAVE UNITUS DC透氣性,舒適度尚可,具備不錯的緩震性和穩(wěn)定性。對于一雙原價668元的跑鞋來說,這些表現已經對得起這個售價,甚至物超所值。鞋子適合正常足,正常步態(tài),高足弓以及內旋不足的跑友進行日常休閑慢跑,也適合正常體重的跑友進行長距離跑步比賽,比較適合前掌跑法的跑友。不過由于鞋底偏硬,對于體重偏大,對緩震性要求比較高的朋友就不太適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