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正手neo狂三40度,反手歐米茄2或正手neo天極3,反手大巴speed fx。
首先在碳素oc的粘板過程中遇到點麻煩,由于他表面做了涂層,用有機不太容易粘上,聽老婆的話,將膠皮晾的比較干才給粘上,估計還會開,建議 用無機,或者把表面用細砂紙打磨一下,似乎stiga新出的板都有涂層,不會拉絲了。
正手攻球,速度尚可,沒用7夾或者纖維板的扎實,有震手感,方向感不錯,發(fā)力后有啪啪聲,彈性很大,板子屬于纖維內(nèi)置的范疇,我記得這最早是蝴蝶使用的,現(xiàn)在stiga也在模仿,不過碳素oc的效果確實不錯。
反手攻球,由于增加了碳素,比薄五夾反手有了很大的提升,一掃五夾的弱點,扎實,指向性好,雖然是薄碳但是速度不低于纖維板,是一大亮點。
正手拉球,很穩(wěn),但是對手反手旋轉(zhuǎn)不強,速度不錯,需要角度配合才好贏球,偶爾拉一板高調(diào)旋轉(zhuǎn)還是不錯的。碳素oc唯一的缺點是沒有了oc大彈簧的感覺,缺少7夾或者纖維板渾厚,或五夾的形變,手感有點不倫不類,不過做到純木的手感,纖維的速度還是不錯的。
使用碳素oc反手拉球,反手我最喜歡的是vis+大巴,吞吐感很好,拉球很舒服,而oc讓我找到了這樣的感覺,高調(diào)控制指向性很好,爆沖力量速度都不錯,命中率很高。搓球,板的彈性很足,球很容易過去,吃住球也不會冒高,不過似乎不太轉(zhuǎn)。
不足:碳素oc板的支撐力不錯,不過形變不足,打透膠皮之后似乎不太容易透板,大概這是無機時代底板的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