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球拍的優勢,在于穩定,3D風刃框型本是破風框型,要想做得穩固十分不易,n90四代的拍框卻結實得出奇。拍身在28磅下顯得游刃有余,大力擊球時球拍的晃動極少,剛剛上手時由于破風框的揮速太快,時常打框,后面才反應過來,揮拍速度太快了,在我還以為拍子沒到擊球點的時候,球拍已經到位。
熱身時對拉高遠球,面前的空氣如同被一柄鋒利的刀刃切割開來,揮動球拍能夠明顯感覺到阻力極小,而中桿的反饋清晰,不過適中的硬度不會讓人覺得震手,反而有股舒服的彈性。
n90四代的高遠球發力不像頭重型球拍可以依賴拍頭的慣性,n90四代更需要的是通過手腕的閃動,讓球拍達到一個可觀的揮速,以達到提高出球速度的目的,使用這樣的球拍,對于手上的發力技巧需要有一定的基礎。
在對拉當中,有一點很明顯的感受,那便是偶爾沒有擊中甜區的時候,球拍的震感極少,拍面的穩定程度絲毫不弱于穩定型球拍。
平時打球我是單,雙,混都打,在男雙和混雙當中,n90四代給我印象較深的是兩個地方,一是出拍速度,中場抽擋中,超快的出拍讓我總是能夠成為率先變線的那一個,一拍改變,直擊對手痛點,立刻轉守為攻;前場當中,出拍速度的好處更是不言而喻,雙打網前時,反拍的一拍封網明顯能夠感到速度有所提高,以往常常跟不上節奏的反拍封網,如今恰好對上來球的節奏,手指發力,拍框一聲破風聲響起,球應聲落地,好不快哉。
單打當中節奏較慢,n90四代在速度上的優勢不大明顯,不過靈活的拍身讓我在被動時也能夠充分發力,即便有時球已經過頭頂,反拍把手腕一抖,拍子瞬間提速,球嗖的一聲便能夠回到對手后場,場面也不至太被動。
單打中,n90四代的吊球更是讓人受用,適中的揮重加上快速的揮拍,讓單打時的劈吊頗具威脅,出球的速度十分可觀,比起頭重型球拍的穩扎穩打,這樣尖銳的出球顯然更得我心。
默罕默德·阿山在今年世錦賽上正是使用的n90四代,對于阿山,這支球拍可以說是量身定制。阿山的體型比起傅海峰,高成炫這樣的肌肉男要小上一號,但阿山的一拍“歪頭殺”卻同樣霸道兇狠,比起超強的絕對力量,阿山這樣的選手靠的是擊球時的爆發力,通過更長的揮拍軌跡,更快n90四代的揮拍速度來使殺球達到破壞性的威力,對于這樣的選手來說,過重的球拍無疑會拖累他的速度,而的正好能夠達到他的需求。
n90四代的殺球不是靠球拍重量去砸,它更像是一枚子彈,要你用充分的發力去給它加速,激發出它身體里暴躁的力量。
在后場時,只要殺中甜區的那一拍,拍面就會傳來一聲爆響,出球角度十分尖銳,即便不是肌肉男,也能殺出極具破壞性的球。
總結
作為一名業余的羽球愛好者,我雖然沒有專業選手的強悍能力,但我的使用感受想來與廣大業余球友更為接近,十天的使用下來,對于這支球拍逐漸磨合,也更加得心應手,如果說要用一個詞來形容n90四代,我想應該是“凌厲”。n90系列自一代開始,一直走的是重型武器的路線,此前的三代n90,幾乎都是玄鐵重劍般的大殺器,對于使用者的體力要求一點不低,n90四代脫胎于前面的設計,另辟蹊蹺,做了一支威力巨大而不笨重的球拍,確實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