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還不錯的緩震
李寧音速6,采用了全掌云緩震科技,搭配上螺母鞋墊之后,緩震感受還是挺不錯的,有一點彈的感受,單純靠后跟落地也不會特別震腳。相比阿迪的Bounce,就回彈反饋而言,李寧云要略遜一些,但是更軟。總體上來說,云配上螺母我覺得還是不錯的,而這也是李寧一如既往的常規(guī),卻還比較有效的搭配手法。
極其出色的抓地
這雙鞋的抓地可以用優(yōu)秀來形容,即使在灰塵較多的水泥地上,抓地的表現(xiàn)也是很不錯的存在。對比馭帥低幫,同樣在灰塵較多的水泥地,馭帥低幫出現(xiàn)打滑的幾率明顯要高于音速6,所以抓地能力范圍更廣的音速6,可以讓你的每一步移動都感覺很放心。
X一樣的包裹
包裹方面,一個字:廢。前掌一如既往的空曠,即使是辦公室里寬腳的朋友,也認(rèn)為這雙鞋的前掌很空,毫無貼合感可言。后掌方面的填充少得可憐,廉價的內(nèi)襯材質(zhì),上腳之后鞋面舒適度差就不說,在尺碼合適,把鞋帶孔系到最頂端,魔術(shù)貼貼緊的情況下,后跟完全沒有起到鎖定的作用,腳在鞋內(nèi)仍然有很多空間。
整體包裹在長度正常的情況下,就和穿大了兩碼的球鞋一樣,說真的,我已經(jīng)很久沒穿過包裹方面做得如此差勁的球鞋了。李寧的前掌寬,美名曰針對亞洲人的寬腳形來設(shè)計,但是,是不是有一點矯枉過正了,畢竟提出李寧前掌設(shè)計過寬的人,不是一個兩個了。
拖沓到不行的啟動
沒記錯的話,音速系列是為那些靈活型的后衛(wèi)而打造設(shè)計的鞋款,但是很搞笑的是,這雙鞋一點都不適合后衛(wèi)。因為它的前掌啟動感特別拖沓。前掌本身較高的重心,搭配上較厚且軟的云科技,第一步踩下去,你就感覺前掌像陷進(jìn)很深的海綿洞一樣,卻遲遲沒有給你回彈的感受,想象一下。如果你說這是一雙中鋒鞋,OK,我能接受,它就像霍華德3一樣,前掌很軟,不彈,中鋒嘛,求穩(wěn),對吧,但你要說它是一個后衛(wèi)鞋,那抱歉,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黑點,對于依賴第一步啟動需求高的朋友們來說,這雙音速6,完全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