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6.5/10
單純的從外觀來看,這款HD X LOW并沒有太出彩的設計感,相對來說比較的中庸。畢竟作為一款團隊鞋面向的還是大眾群體,過于激進或是絲毫沒有新意,都會難逃被噴的命運,好在HD X LOW并沒有太多值得詬病的地方,即便是你覺得它丑也在能夠接受的范圍之內。
舒適度:7/10
舒適度是衡量一雙鞋子的重要指標,但是對于球鞋來說主要還是看重功能性,所以就籃球鞋而言舒適性上肯定會有所折扣。對著籃球鞋談透氣性其實意義并不大,在高強度大運動量的籃球運動中,不管是什么樣材質的鞋面雙腳都會有悶熱感。然而除了透氣性,在舒適性上籃球鞋自然也有其他方面值得去探究。
首先是尺碼的問題,我日常上腳42.5碼,穿42.5碼的HD X LOW沒有任何問題,尺碼正常不偏碼。前掌鞋楦大小也屬于正常規格,并未察覺出明顯的寬松感或是卡腳感,符合大多數群體。
半獨立式的鞋舌設計相對于一體式的鞋身來說,對高腳背群體會表現得更加友好。我屬于腳背偏高的一類,很多襪套鞋上腳都會無比的困難,這一點高腳背群體大可放心。
單只約為337克的重量對于一款低幫鞋籃球鞋來說還算可以,至少不會讓你在體能大量消耗之后覺得雙腳沉重邁不開步子,也能兼顧到日常生活中穿著。
包裹與支撐:6/10
相信很多實戰黨對HD X LOW一直持觀望態度的原因無非就是對這款鞋的支撐性能有所懷疑。HD X LOW使用的是網布和織物材質的拼接鞋面,這兩種材質在很多籃球鞋上都有使用。之所以HD X LOW現在會被噴的如此慘烈,原因可能是大家對這款NIKE年度實戰鞋款抱有太高的期望,而現實卻又有一些出入導致心理落差較大。
HD X LOW給人的包裹感還是非常足的。鞋帶袢位置降低至側面,在系緊鞋帶時能夠真正的做到從兩個側面攏緊雙腳。鞋舌和后跟泡棉填充也在一定程度了提升了腳踝附近的包裹能力。
在突破過程中鞋面能夠明顯的看出鞋面向外側凸出,相信大家在其他類似的織物材質鞋面的籃球鞋中也會看到這種形變。
抓地與耐磨:8/10
HD X LOW采用的是XDR橡膠外底,搭配波浪形外底紋理設計。在外場實戰過程時抓地效果十分突出,對抗一般的外場相信XDR大底也能輕松勝任。
在快速啟動和突破時波浪紋理與地面接觸摩擦阻力較大,抓地效果明顯,很適合熱衷于突破的實戰黨。
XDR橡膠大底可以算的上NIKE籃球鞋中最耐磨的外底了,不過水泥場依然不推薦去試。我日常穿兩天,外場實戰一次,外底基本沒有出現明顯的磨損情況。
緩震性:8.5/10
相比于2017款HYPERDUNK來說,HD X LOW在中底緩震上卻走上了保守的老路,拋棄了去年使用的REACT材料,選擇的是在2016款的中底上進行改動。靠近腳底的氣墊擺放位置,使得HD X LOW的軟彈感十分的明顯,這一點一定能滿足對腳感挑剔的實戰黨。
在上腳HD X LOW之后就能感受到來自于中底的軟彈感受,在跑跳和下落時中底氣墊能給出明顯的緩震效果。前后分離式ZOOM AIR氣墊都是位于靠近中底上層的位置,能夠滿足不同打法的人對緩震的需求。
總結
作為NIKE2018年度實戰鞋款的扛鼎之作,HYPERDUNK X包含了諸多實戰黨對這款球鞋的期望。俗話說期望有大失望就有多大,也許是大家覺得這款團隊實戰鞋必須方方面面都能兼顧到,所以才導致了一些細小的瑕疵讓它瞬間成了一部人眼中的“殘次品”。從我自己的穿著感受和實際球場體驗來看,HYPERDUNK X LOW并沒有那么“不堪”。
首先來說一下HYPERDUNK X LOW的瑕疵。網布和織物材質拼接的鞋面確實存在材料本身的問題,不能在高強度的激烈對抗中保持該有的穩定性,但是對于一般的實戰應該不存在太大問題。因為類似材質的球鞋在實戰中都會存在形變的問題,不過是大家把HYPERDUNK想的過于完美罷了。
舒適的包裹感和出色的中底配置是這款球鞋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前后分離式的ZOOM AIR氣墊搭配面向的群體更為廣泛,再加上可觀的氣墊厚度實在是讓人難以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