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同平衡點的驅使下,天斧88S/D PRO兩支球拍的上手握持感極為接近。揮重較原版也有明顯的降低,尤其是88D與88D PRO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支球拍了。
而SPRO與DPRO兩支球拍的下壓感基本一致,頭重感較為微弱,同等3UG5規格下握持感會明顯輕于天斧99,介于天斧100ZZ與DZS之間(大于DZS,小于天斧100ZZ)。天斧100ZZ擊球時雖然中桿彈性爆發強。同時6.3mm的極細中桿在擺動上同比天斧88S/D PRO(6.6mm直徑)確實要明顯大一些,所以當起初習慣天斧100ZZ的球友初次嘗試天斧88S/D PRO時總會覺得是不是有些硬了?而這其中的“硬”其實還是比不上DZS,那個才是真的硬。
天斧88S PRO體驗下來的感受是:它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較短的拍身長度(-5mm)讓天斧88S PRO讓做球軟擋軟抹的效果出奇的好,時不時呢還可以借助速度和一個打一個時間差的推壓。
不單單是中前場的快慢處理,天斧88S PRO在中場的平抽對壘起來速度也絲毫不亞于NF800這樣主打速度的平抽神器,但在雙打極為重要的平抽快擋環節上68線孔的天斧88S PRO居然絲毫的沒有表現出疲軟,借助揮速和大甜區的特性還能夠產生不錯的下壓手感。
小球處理上,68線孔的線床分布著實讓天斧88S PRO占盡了優勢,網前的搓放線床的整體反饋不會過于剛硬而將球拖彈出較高的弧線,線孔(拍頭部分多為雙線孔)直徑的增大帶來的線床移動可以很好的吸收小球處理時化解瞬間的沖擊力,起到以柔克剛的擊球效果。但操控不當時出現的擊球下網也是起初上手必須要注意的關鍵點,而天斧88S PRO線床甜度的分布也需要時間進行摸索,接近甜區中心的位置甜度自然要高很多。上手適應時間相對天斧88D PRO來的要長了許多。
不用多想,采用了68線孔布局的天斧88S PRO,犧牲了部分進攻性能,在PRO上選擇的是極致化的包裹收束感。多數時候,使用天斧88S PRO打出的劈吊收吊球反饋都是出奇的“舒服”有一種接近于暢快的包裹體驗,絲滑而不顯得拖,肉。在不影響出球速度和精度的情況下做到了精準把控。
當然說到進攻,確實是用天斧88D PRO一拍可以解決的球換上天斧88S PRO總是需要多來那么兩下。天斧88D PRO相對于原版平衡點下降了起碼10毫米,更多的是注重了下壓的連貫,不再像原版天斧88D暴力,極端。
很明顯這里的Pro,Pro在了操控手感與進攻的手感優化上。在進攻環節上無論是重殺還是軟壓天斧88D PRO都要明顯優于天斧88S PRO,天斧88D PRO在出球速度和精度上都有著較高的穩定性,可以說絲毫不亞于同等的DZS。手感反饋甚至表現出了高于天斧100ZZ的水準,打感夯實有力。但在中桿的整體爆發反饋上的彈爽確實還是天斧100ZZ無可抵擋。
而相對進攻威脅較小的天斧88S PRO,在中前場足夠靈敏快速,轉換截擊能力較為突出,點殺驅動起來的小負擔也十分適合注重網前連貫的選手使用。輪轉到后場時,確實要克制住自己強打硬攻的沖動,貿然進攻絕不討好。
穿線搭配
我最開始使用的是剛性強度較大的BG80,在擊球硬度上天斧88D PRO,結合高磅數下給身體帶了不小的負擔,硬到了有些難以接受的地步,不建議在天斧88D PRO搭配高磅的BG80,猛男當我沒說,換下了BG80P以后,線徑的降低與彈性的提升則是讓擊球的手感恢復到了可控的彈爽,出球剛勁有力,值得推薦。
更為注重操控的天斧88S PRO最開始也是上的BG80,出了推壓時速度更快以為,就真是埋沒了天斧88D PRO先天的操控性能,就好像是手機不斷更新做薄了之后你再給手機戴了個氣囊防摔保護殼。所以我也是嘗試搭配線徑更細的66um,操控手感直逼弓10!但是跑線捋線的時候也會讓你猛男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