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上手,疾光1000Z帶有輕微頭重感,疾光1000PLAY重量分布則較為均衡,簡單空揮之后發現,疾光1000Z揮速更快,體感揮重略低,下壓感較強。在YONEX英文官網上疾光1000Z中桿硬度標識為Extra Stiff,意為超硬,但在我簡單試打感受后發現,疾光1000Z的驅動難度并不高,實際打感應為偏硬。疾光1000PLAY標識為適中,與實際打感相同,相對于普遍入門級球拍過軟或發木的"燒火棍"中桿而言,疾光1000PLAY則多了幾分韌性,不至于太軟影響連貫,相對于"燒火棍"而言手感較為柔和,易于驅動。
疾光1000系列均為破風框,但疾光1000Z與疾光1000PLAY又存在許多差異:疾光1000Z的拍框更加銳利,尤其是拍頭處的處理,讓其擁有著更快的揮速,同時它的拍框面積更小,加上全線槽的設計,使疾光1000Z對使用者有一定的發力要求,同樣它所能打出來的效果也更好。疾光1000PLAY的拍框略顯圓潤,降低了些許揮速,加上半線槽的設計,降低了上手難度,對初學者來說比較友好。
疾光1000系列最突出的優點便是"快",這里指的是揮速快。揮速快所帶來最明顯的提升便是連貫,尤其是在雙打當中—極快的揮速和略低的揮重降低了手指手腕的負擔,不論是被動防守還是封網,抽擋都更加得心應手。值得一提的是,疾光1000Z與常規速度拍不同,它并非觸球即走,反而會讓球在拍面上短暫停留,手感也會變得更加扎實,相對于控制型選手來說更加合適,尤其是對主打混雙的球友而言,簡直帶妹神器。當然,快揮速也會帶來更快的初始球速。更快的連貫加上更快的初始球速讓我們的中前場變得犀利,當我們身處前半場時,將會給對手帶來十足的壓迫感。
進攻不足幾乎可以說是NF系列的通病,即使迭代到了疾光1000系列這里,強攻能力也并沒有顯著提升。對于疾光1000Z而言,它的快揮速讓我們在中前場占盡優勢,短距離內爆發出來的球速很快,但在重殺時能感受到球在過網之后速度有明顯衰減,反而是點殺、打點上效果出奇。
讓我最為滿意的就是疾光1000Z的手感,初次上手時便讓我聯想到弓劍11,大發力動作下猶如彈弓一般將球激射而出,在BG-80球線的加持下,例如吊球、過渡等小發力動作,脆彈感一覽無余。唯一讓我感到惋惜的便是它的中桿,雖然大大降低了使用門檻,偏糖水的調教也能適配更多的人群,但如果它能更硬彈一點的話,我相信它的進攻會更上一層樓。
總結
疾光1000系列作為疾光系列可能的封頂之作,推出了適合不同階段和水平的型號,以便球友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在速度上,疾光1000Z無容置疑達到了目前疾光系列的頂峰,讓我們在對抗中能保持更強的連貫以及更多的變化,相對于普遍速度拍單一的速度屬性而言,疾光1000Z在控制上更勝一籌,高剛性的拍框及不俗的下壓感讓我們在打落點上更具威脅力,美中不足的便是它的強攻能力稍弱,推薦中前場及混雙選手使用。
疾光1000PLAY作為疾光1000系列的入門級球拍,在保留了大部分速度性能的同時相對于疾光1000Z降低了上手難度,整體手感偏向柔和,更推薦初學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