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擊:正反手攻球+防守
天極506+的撞擊手感是典型的軟彈純木味(有點脆),天極506+面材和力材相比龍5會更彈一些,小力量下會更加走球,球速可以出來。中等力量下天極506+沒有內置纖維那種明顯的加硬感,撞擊感扎實線性,球速中等略慢于外置纖維。天極506+在中小力量下有著較大的彈性和具有支撐性的形變,表現在橫打彈擊快撕以及防守是非常好的,容易出速度,發力吃球穩定上臺率高。7分力后會容易被打透,底板整體出現炸裂的脆性噴彈,透板金屬聲明顯。
在長期測試中,我認為天極506+的反手表現是強于市場版的狂飚龍5和碳素王朝(黑標)的,整體軟,彈,脆,屬于越發力越有的那種。看到這里就可以知道其推擋性能是不太好的,推擋無力球速極慢。
防守上得益于板身的較大形變和較短的弧線,防守吸力效果顯著,回球速度較慢,借力能力是較差的。優點是好防上臺易控制落點,打借力球不需要擔心發力會出界,缺點就是不發力的防守回球質量不高。
近臺/前三板
天極506+小球手感好于纖維板,指向明確,整體柔和不冒失,擋位非常齊全。對臺內球的控制是非常精準的,我認為略遜yeo,遠強于張a等。由于吃球深度和持球時間相比外置ALC的底板來說更深也更長,臺內挑打略微拖沓。反手擰中等下旋和弱下旋的時候也會感覺較深的吃球感,可以較長時間的摩擦,缺點就是出球速度略慢,相較于外置alc需要更多的發力才能達到相同的質量。
近臺的出臺球處理,天極506+有更好的表現。正反手起下旋,無論是高調弧圈還是前沖弧圈都是越發力越有,撞擊-摩擦比的調整范圍是很寬的,整個底板的弧線調教似乎就是為了往臺子上砸。底板支撐性尚可滿足近臺爆沖的需要,大芯的表現是足夠硬挺的,7爆沖打透的情況下脆彈的噴射感十足,球速并不比纖維板慢。天極506+還具有紅雙喜一脈相承的詭異2跳,拉過去的球旋轉強烈下扎。
總之天極506+在近臺的表現不強調突進但追求質量和穩定相結合,對傾向于中近臺相持打法來說非常全面,即使是打直板的也有一種龍隊附體的感覺,控制與爆沖手到擒來。
相持/中遠臺表現
天極506+的中遠臺表現讓我一度以為是在打"纖維板",連續拉的手感反饋和字母968(fl)類似,穩定性更好,發力后脆彈感一脈相承,力量感十足。雖然大芯還是不如字母968(fl)那樣硬挺,但底板的天花板也難以觸及,給多大力量就收到多少回饋。弧線的優異性使得天極506+在相持過程中有著變態的上臺率,永遠都能做到比對手"更多一板”。這種擁有5夾的弧圈能力和7夾的穩定扎實撞擊的結構在ABS球上則完全轉化為了最為有力且穩定的弧圈性能和較快的球速,即使對方來球速度快力量大,加力的反拉也能穩穩上臺,反而成為對手的噩夢。使用天極506+后,我會不由自主的增加相持球的比例,更傾向防守轉攻,以上旋相持球取勝。
天極506+整體的感覺像是沒有纖維的968(為何不與CL CR對比?答:與我打過的CL系列(fl)產品不是一個類型),手感更清晰檔位更綿密。它速度不快彈性不強(相較外置纖維)快攻不強,但勝在超強的弧圈能力和變態的穩定性。它打起來吃力 有點綿軟,但勝在提供給使用者最寬泛的調整空間打出他想要的任何回球。天極506+的確是一塊真正為實戰服務的底板。
配膠問題
天極506+的配膠可以參考內置底板的配膠。正手使用狂飚三比天極二更好,原因是狂飚三的形變和反彈速率與底板更加匹配(都是偏慢偏持球的)產生的效果是旋轉更強且透板門檻提高(7-8分力)。天極二40度的搭配總感覺板子太容易透板(5分力)拉球弧線太正,力量感也不如搭配狂飚三40度來得好。反手選擇上推薦使用國產硬質海綿粘性套膠(狂飚三或者木星三37度)或持球柔和的套膠(月球),高密徳套和蛋糕徳套搭配會過于虛彈(紅v等不適合)。其中強烈推薦木星三37度作為反手套膠,硬質海綿套膠更容易使得底板整體形變從而產生更大的力量,較澀性的膠面和類似天極3的顆粒形狀使得木星三搭配上天極506+更扎實,彈性強球速快摩擦也穩定,關鍵價格僅40多。
總結
天極506+是一款適合全面打法直板兩面弧圈的底板,正反手的弧圈能力加持是非常巨大的。其代表著紅雙喜公司在制板理念上的中國特色,是純木底板圍繞控制&旋轉的優秀產品,即使是在纖維時代仍能戰。個人認為更加適合正手體系為中臺相持的球友以及希望提升比賽穩定性和相持回合數的球友。此板對基本功的要求較高,對發力要求較高,否則很難出足夠的質量,屬于手感忠實,依賴使用者力量的底板。
最后也希望紅雙喜公司能保留經典純木產品的生產,506系列不僅僅是橫板的輝煌歷史,也是abs球時代直板的超高性價比選擇。作為紅雙喜純木的謝幕之一,天極506+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