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NEO狂飚三39度2.1mm,反手T80。
控制(9.5分)
該穩定時就穩定,沒有力不從心的地方。
臺內擺短,不容易冒高,可以控得很短。小力量下不會顯得虛彈。但當你想發力了,又能爆發出來。
臺內輕掛一板,擰一下,都比較好上手。搓控對手的發球,都比較安定。
支撐(9分)
支撐可以分防守和進攻兩方面來談。因為力材的加厚,在借力防守時,能夠頂得住。在借力時加力,感覺有些外置芳碳板的味道,很脆。彈擊的一速介于龍5和Vis之間。一個明顯的感覺是,狂飚王的反手會比龍5更扎實,當你發大力量去甩時,支撐力明顯更強,力量可以真的很大。
正手拉沖的弧圈,蓄力然后爆發。按照我目前的功力,基本不會打到底勁上限。中等力量下還是純木手感,要8成力以上才開始比較明顯地感知到內置纖維的觸感。發力沖后,弧線很低平。
有個點是,正手的NEO狂和反手的T80我也會交叉試用。感覺如果是狂飚,還是要灌透些。T80放正手都可以。鑒于力材厚的關系,當我們給狂飚王配膠時,可以度數不用選太高的。如果習慣40或41度以上的狂飚,那得灌透了,才比較好發揮這塊底板的特性。
這塊板,最好不要配硬度太高的膠皮。這樣速度和旋轉會更均衡表現出來。
旋轉(9分)
首先是拉沖過去的弧圈球不如W968噴,明顯W968的弧線更長,旋轉更強,二跳更頂。你會感覺旋轉還不錯,但沒有說讓人驚喜。應該跟龍5差不多,沒有超出。
反手拉起來的時候,要注意板面不能太平。這個力材偏厚,反手起下旋時,注意板面適當更立一些。它的吃球陷入感沒有W968那么深。
加速(8.5-9分)
加速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爆發力"。當這個加速能力達到9時,至少在狂飚王這塊板上,它要求你的發力不錯。
對比W968那種驚人的高爆發和加速度,確實,狂飚王稍微平淡些。不過反手這塊發力后加速的感覺,應該還是優于龍5,顯得更為脆爽,支撐力更硬實。你可以發力后,取得更猛的效果。
正手上旋對拉,是這塊球板最強悍的點。絕對的上旋大殺器。穩定,弧線下扎,越發力,會覺得上限還能再高。一旦進入上旋相持,從業余層面來說,它不僅夠用,而且給力。這方面,我覺得不談W968,狂飚王已經絕對能滿足這個需求了。
雖然那種高爆發,加速和弧線的壓迫感是不如W968,但是狂飚王確實在保持良好控制、扎實支撐的同時,個人覺得,反手位對比狂飚龍5還是更容易上手,易用性高。而且發力后,反手的質量確實是高。
從控制,支撐到旋轉和速度的結合,成就新王的四個必要條件,狂飚王都做得不賴。
更容易打出質量,且短板更少,這就是全新的狂飚王交給業余球友的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