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說包裹體驗,這雙三分雨上腳的第一感受就是舒適貼合。這在以往三百檔價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除非腳型完美匹配。但是得益于鞋面的弦科技以及內里的材料填充,整雙鞋的包裹體驗非常的貼合舒適沒有任何卡腳,磨腳和硌腳的體驗,當然腳型不匹配的話兩側會比較擠腳,所以建議大寬腳試穿。總而言之整雙鞋的包裹體驗完全不弱于擁有厚實填充的金血配色KT8。
這里重點說下足弓支撐,整雙鞋足弓區域的支撐以及承托源自于外置的尼龍支撐板以及雙側的結構氮科技帶來的彈性支撐還有鞋墊高度上翻的結構。
不過鞋墊并不是特別硬質的類型,而且足弓區域的寬度也比較友好,搭配上這個非常具有延展性的舒適弦科技鞋面,體驗是非常好的,就算平足和低足弓也沒有問題,而且最后一組鞋帶孔拉緊之后不會有掉跟的體驗。
初上腳的時候整雙鞋對于偏寬的腳兩側還是有點擠,不過磨合一兩場之后就會好很多,原因是側墻的這塊TPU并不是非常硬的那種,更多的鞋面支撐來自弦科技和側墻的結構處理。
建議:高足弓和追求極致足弓支撐的球友可以更換強足弓支撐鞋墊。
整雙鞋用到了全掌氮科技,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會重心很高沒什么場地感吧?這雙三分雨雖然也屬于KT系列下的籃球鞋,但是在籃球矩陣的劃分里水花系列是偏強穩定的射手鞋,而這雙三分雨更多的其實是定位靈活的射手鞋,也就是更適合持球投,運球投和急停投射偏多的鞋款,會更加地具有靈活性。
所以相比起水花5采用A-Flashedge作外框,這雙三分雨用的是TPU和堅硬的外底,這在前掌氮科技的腳感上兩者就有了很大的區別,水花5更偏向于軟彈不那么激進,而三分雨則更偏向于韌性和穩定。
體重較小的球友前掌的腳感體驗不明顯,但是場地感很明顯且整個中底不會有任何的拖沓,啟動很干脆,而且鞋頭區域也有一定的滾動感。
而對于體重大爆發更強的球友來說,整個前掌的場地感會更明顯,而且會有輕微的反饋,也不會有泄力和拖沓的體驗。
后掌的體驗上會非常的軟彈,而且這雙三分雨后掌的設計有小細節在,大部分全掌材料中底的科技往往外硬內軟引導過度內扣導致本來正常的力線會出現偏移,或者導致步態發生改變,這雙三分雨外側裸露得更多,內側裸露得較少,能更還原自身的力線,但是足內翻得球友請慎重選擇。
緩震表現上單前掌對于80KG的我來說有點震小腿肌肉,前掌過渡到后掌以及純后掌緩震是完全夠用的。不過后掌緩震也基本到底了。
整雙鞋的力傳導表現并沒有同樣結構的球鞋效果好,沒有過多的消耗,但足弓這塊尼龍板給予的過度并不是很強烈,所以整雙鞋給予的助彈和助推感都不是非常強。更多地偏向于流暢和自然的穿著狀態。
建議:足內翻得球友慎重,體重偏大(BMI>24,80KG以上)的球友需要斟酌。
抓地上本身我們并沒有太過于期待,整個偏粗且打著水泥克星材料的外底,而且硬度高達73.5C。但在我們一直使用的內場并沒有出現打滑的現象,整體的抓地表現非常的到位,而且吸灰也不嚴重。
我仔細看了下這個外底,應該是紋路結構和分區設計得比較好的原因。當然還是更建議各位外場使用了。
這里說一下這雙鞋外底的亮點,整個前掌的內側外底有紋路延伸而且有弧度并且整個包在了前掌內側,外側的延伸也是一個球形的外底結構,這樣的結構設計就是我們一直說的極致靈活性球鞋的特點設計。
建議:干凈的內場使用,更推薦水泥的外場使用。
整雙鞋的防側翻屬于兼顧了靈活性的同時又有支撐性,整個球形延伸的防側翻以及加寬讓你們想到了哪雙后衛實戰神鞋?懂的都懂。
而且它還用了環繞TPU的側墻作為支撐,哪怕是后掌的防側翻也是有加寬和上翻,而且這個環繞的TPU和后跟嵌入氮科技中底的大塊港寶也能有效地穩定后跟,但這里還是要提醒一下體重比較大的球友后掌的氮科技因為沒有完全包覆限制,所以可能會有體感上的不穩,不過這本身也是一雙偏靈活的射手鞋,不符合的話不要選就好了。
左右抗扭的表現不能說非常優秀,只能說還可以,在這個定位人群的產品里這樣的左右剛性確實更友好,鞋腳一體性的表現也會更好。
不過因為結構和材料處理的問題,這雙鞋的自然彎折點是有點靠近足弓的。原因在于前后分離的大底以及前掌過于整體且剛性強過足弓外置的弧形尼龍板導致的,不過實際穿著中并沒有足底筋膜拉伸的體驗,如果介意的球友可以更換一副抗扭鞋墊。
另外再強調一下,這雙鞋是定位給偏靈活的小體重射手的鞋。
建議:體重大或者爆發很強的球友或者足底筋膜有傷的球友慎重選擇或者更換帶有足弓支撐的鞋墊。
三分雨這雙鞋是一雙定位給打法靈活體重偏小的射手鞋,同時也是一雙專門定位給外場的夏日耐磨透氣的鞋款。足夠的輕質,出色的鞋面包裹和穿著體驗以及滿配的中底腳感和定位球員的緩震性能。在三開這個區間里算是重新針對外場球鞋多了一個新標準。
如果你腳型以及定位完全符合并且需要一雙外場夏日透氣耐磨的高顏值鞋款,這雙三分雨還是非常具有性價比和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