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主打橫板雙反,小學練過乒乓有一定發力框架,之后的一些零零碎碎是自學。
外觀
首先是外觀,奧恰alc屬于大拍面,厚度也略有加厚(6.2mm),導致整塊板會略顯偏重(具體忘記稱了)。表面是非常光滑的,應該不用擔心拉絲(但我沒試過)。結構屬于經典內置五加二(淋巴面材,內置藍芳碳,阿尤斯大芯)。手柄的話,我個人很喜歡這個顏色和標志,買的fl(收腰長柄),可能是用慣了圓細柄。
它這個方型的粗柄一開始用起來有點奇怪(指正反手轉換的時候)有沒有用過st的爬友。
配膠:我配的正手蝴蝶d09c,反手蝴蝶t05。
都說這塊板適合蝴蝶外套,雖然很好打但是性價比真心不高。不過說回來,這塊板配膠別配太硬,它本身底勁很不錯,發力非常線性,如果配硬膠會很悶打不透,反倒沒了底勁的優勢,而且少了清晰的手感。大家有什么性價比高一點的配膠嗎。
手感
手感個人很喜歡,有種特別的通透感和清晰感(相比我木木的cl),又有一點點脆。小力量下就是純木的感覺,但是比純木更通透更脆,中大力量發力明顯感覺到吃球噴彈的感覺,一點也不震手,非常舒服。而且能夠做到指哪打哪,這一點我也非常喜歡。
發球/小球
發球這個東西還是比較吃膠皮的,這個的話見仁見智。但是畢竟是內置,小力量下基本是純木的感覺,就是有點木木的,很穩重,一點也沒有碳味,非常好控制。
拉球
我的正手是主要以吃球摩擦為主,擊打的比例不是特別大。反手的話更多先撞再磨。
小力量下,無論是拉球還是防守都一定注意要稍微主動發一點點力,不然很容易下網 ,這應該是厚度大的一點小缺陷,但是面對對面大力量高質量球時,大厚度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非常好防,基本不震手還可以接力。
也是得益于這個,這塊板在打反拉的時候非常好用,非常好借力,無論是近臺快帶,還是中臺的反拉,只要你反應得過來并且動作到位了,無論對面多轉多急的球,回過去又穩又轉又快,甚至吃球的手感格外的好。我反復對比過我的cl以及其他幾塊板,沒有一塊是能做到近臺上升期拉球不震手還能很穩得吃住球反拉的。
正手起下旋很穩(我基本是加摩擦,球高才敢沖下旋)
弧線的話沒那么低平也沒那么拱,還是算非常噴的(比龍五差一點),整體弧線相比其他會長一些,注意控制摩擦發力,不然容易出臺(尤其是快沒力氣的時候賊容易出臺),擊打的話弧線會很平很平,一般建議來球比網高才考慮擊打類的(比如反手彈),不然雖然速度快但真的弧線很平容易出臺會下網。
還有的話就是反手真心不錯,內置反手應該沒幾個能這么好。反手擰的話因為自己配的澀膠而且板材較厚不易透,感覺弧線偏長有點容易出臺,但是一旦到中臺相持的時候,絕對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又穩重又快,弧線低但不平,落點長短很好控而且二跳很彈,質量非常不錯,絕對是少有的中和遠臺反手中力量下質量就能跟正手媲美的板子。
總體來說,球質不錯,但是相比其他內置碳正手噴彈相對弱一點點(但是確實已經夠了),強化了反手的手感和質量,并且提升了穩定性和指向性(落點控制),個人感覺更加適合大球時代的多板相持穩定性和對落點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