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性能
作為一雙夏季輕質透氣的后衛鞋,這雙鞋的鞋面在一些細節上的包裹和貼合并沒有頂級后衛鞋表現的那么好。首先就是內側的熱貼加固,整個熱貼加固的材料在拉緊鞋帶以后的包裹貼合不夠舒適,整雙鞋在拉緊鞋帶以后因為過薄的鞋面帶來飛線存在感過強的異物感。
因為這個鞋面材料透明的原因大家也能看清楚,內襯是柔軟的填充還是舒適的但是薄,飛線夾在外層網紗和內襯之間,所以拉緊以后外層的鞋面會有形變不夠貼合,這就是為什么腳內側這塊熱貼我們覺得不舒適的原因,褶皺的存在感太強。而內襯太薄然后拉緊鞋帶就會有飛線勒在腳上的明顯存在感。
整雙鞋的包裹感屬于鎖定很好,不掉跟,有一定足弓支撐,但是部分區域不夠貼合。
鞋面的側向支撐上是通過飛線和鞋帶袢以及熱貼和中底材料上包進行多重補強的。在開箱的時候我們也說過中底側墻的材料偏軟,所以有支撐么,有。夠用么?小體重,強度不大的夠用。體重大,強度高的不夠用。
中底性能
不得不說這雙氫二代的中底做的真的非常驚喜,加上和鞋面的結構拼接,球鞋的一體性表現相當好。
整個中底從后掌往前掌的過度很流暢,而且因為整體輕質的原因,穿在腳上的體驗感也會很好。前掌軟彈有場地感的同時還貼地,后掌軟彈有腳感的同時還有緩震。
特別是前掌的引導彎折的區域屬于一大亮點,可以非常好的匹配你啟動時候的腳步狀態,不過有一個小細節處理的不太好,彎折點下方做的獨立的防側翻模塊影響了這塊彎折點更絲滑的體驗。
不過整雙鞋的滾動感并不會推著你往前走,沒有那么強的推進或者前掌反饋,更多的還是貼地帶來的靈活感。后掌的緩震在包邊框架EVA不衰減的情況下我80KG勉強夠用,衰減以后不夠用,對于我68KG來說緩震是沒問題的。
外底性能
這雙鞋的外底對于室外來說耐磨還是可以的,但是粉色的前掌區域確實要差一點。
在內場的抓地表現整體也不錯,不過做變相突破的時候角度過大的話會有打滑,因為注意內側外底上包的紋路并不多。另外側向急停的時候如果內場有灰也會有一定的打滑??紤]硬度個人覺得還是更適合外場使用。
安全性
首先防側翻的處理上依靠了多重補強以及低重心的同時增加了外底延伸出來的防側翻角,但是在整個防側翻結構的細節處理上并不算完美,整個防側翻的支撐中底材料偏軟且有衰減的同時沒有做出大的坡度組合防側翻角形成穩定的三角形。所以這雙鞋的防側翻和側向支撐會隨著使用時間逐漸降低。
抗扭上結構的處理和內置一塊更大的TPU保證了一個抗扭的下限。而且這次的TPU是放置在了靠近中底布的區域,主要是足弓支撐和避免足底筋膜過度拉伸為主的同時輔助提供抗扭,所以整體的抗扭只能是及格,強度不高。
總結
整體來說,三百能入手這樣一雙鞋去打內場或者外場從舒適度上確實非常合適。不錯的顏值,輕質以及透氣對于夏季還是很口糧的一雙鞋。如果你體重大,力量強并且強度也高的話我并不建議你優先選這雙鞋。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小體重的后衛,或者養生居多需要輕質耐磨舒適透氣的一雙鞋,那這雙鞋你可以考慮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