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初發售的Air Flightposite是NIKE第二次應用“一次成型”技術的產品。數年年以后,它仍然象征著運動鞋設計,材料以及科技運用方面的地位。
Nike Air Flightposite是之一
NIKE一長串備受爭議的鞋款中最有爭議的。1999年發售的這雙鞋是NIKE第二代使用“一次成型”技術的成果。
當評論Flightposite這雙鞋時,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處于中間的立場,人們要不是絕對喜歡就是絕對討厭這雙鞋。《時代》周刊甚至將Air Flightposite評為1999年最差的設計。
Nike Air Flightposite,將漂亮的鞋幫設計與外底的設計有機的結合到了一起,但漂亮的外底設計不單單是為了外表,前掌彎曲的凹槽,鞋面上深深的線路,在你需要它彎曲的時候恰恰會變得柔韌,有彈性。
那些人一般嘲笑這雙鞋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這雙鞋的外觀上,因為這雙鞋的外觀是那么的另類。NIKE設計師Foamposite One/Pro和Flightposite的設計者Eric Avar是這樣描述這雙鞋的概念的:我們設計的初衷是基于足浴時圍繞在腳周圍的模子。我們想它是人足部天然的延伸,非常有機非常符合解剖學,盡可能的貼合足部。
如果那些持品評態度的人抽空去實際試穿一下這雙鞋,他們會發現Flightposite遠比僅僅是看它看起來要好的多。“一次成型”材料是由一種僅有2毫米厚的聚氨酯根據穿著者的腳型鑄模而成的。這種材料與全長的innersleeve動態貼合內靴可以緊貼足部的外形輪廓,加上一個拉鏈動態貼合鞋帶蓋子,其包裹性絕對要遠遠超過之后上市的其它沒有使用“一次成型"技術的鞋款。
其他堅持己見的人反映,Flightposite離地的距離太低了。Flightposite這雙鞋并沒有使用傳統的鞋底設計,其鞋幫根本上是與外底相融合的,這使腳能更加的貼近地面,并使穿著者擁有良好的穿著感受,使其更好的感受場地。這種增大的接觸面積給球員在增加穩定性和反應能力方面提供了雙重的好處,使其從地板回饋方面比傳統的鞋款更加的迅速。
回到設計方面,完全不同于以往,帶有有機外形要素的異類Flightposite,是用來炫的,就像NIKE所把它歸類的一樣,顏色變幻,紛繁的配色和與眾不同的材料。第一個發售的主配色,是金色,銀色與黑色的組合。鞋上金色的部分會根據角度的不同呈現出從紫色到綠色的變化,這種變幻技術被使用在了除炭黑色(鞋幫看起來像碳素纖維)外的所有配色的Flightposite上,這或許是極致了。
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你要找一雙在球場上擁有如同一雙手套一樣包裹性,非常的個性,并且回帶來很高回頭率的球鞋,Air Flightposite就是你的選擇。可能你已經買不到了元年的產品,但你可以找一找2000年或2001年初的復刻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