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極致輕量 新星冉冉升起
從Nike Blazer誕生,到Air Jordan 11,再到后來的Hyperdunk和Hyperfuse系列,直至剛剛推出的Nike Kobe 9 Elite。在Nike手中,鞋面的材質由最早的皮質發展到漆皮,再到塑化材料和飛線編織,還有那些化繁為簡的設計和創新的中底材質,所有的努力都在追求極致的輕量。最終在Nike Zoom HyperRev身上,這些努力統統得以實現,絕對輕質賦予它絕對鮮明的特點,穿過一次就難以忘懷,此番評測帶來Nike Basketball家族中的一顆新星-Nike Zoom HyperRev。
簡單舒適理念 開創全新系列
在曝光之初,很多人將Nike Zoom HyperRev與2013年大紅大紫的Nike Roshe Run聯系起來,這兩者間確實有很多共性。同樣的流線型鞋身,同樣的簡化理念,和同樣的Phylite中底,但終究兩者并不屬于同類產品,只能說在設計理念上有所共通之處。Nike Zoom HyperRev的設計,基于Kyrie Irving對加速與爆發力的要求全新開發,將性能與舒適度最大化。甚至可以看到全尺寸Zoom Air氣墊和Dynamic Flywire等中端級別不常見的元素,可見Nike非常希望HyperRev系列可以開一個好頭。
輕薄鞋面材質 應對炎炎夏日
“輕質”是這款鞋留給人的第一印象,流暢的鞋身減少了一切不必要的負擔,甚至采用了無鞋舌的結構。而鞋面使用了輕薄的網面打造,在透氣性能上足夠強大,正好迎接即將來臨的炎炎夏日。鞋身兩側分別安置了五組動態飛線,拉緊鞋帶后,線材配合舒適的內靴可以環繞腳面,實現動態貼合和良好的足部鎖定。鞋領的設計是此次的另一大亮點,久違的綁帶可以牢牢固定腳踝,而泡棉的填充雖然不多,但是按照特殊圖案排列,包裹感很柔和。HyperRev的靈感來自Kyrie Irving,不過他這個賽季卻沒有堅持穿著這款鞋,因為過于輕薄的鞋面像一把雙刃劍,也給HyperRev帶來了負面影響。柔軟的網布在鞋頭處缺少必要的保護,將腳趾暴露在踩傷的風險中。重要的鞋幫位置支撐性不足,變向的過程中會隨著足部扭曲,穩定性存在隱患。
高端中底科技 強烈視覺沖擊
中底應用了輕質的Phylite材料,輪廓十分圓潤,厚度控制的恰到好處。全尺寸的Zoom Air氣墊腳感非常飽滿,走動中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彈性。在實際測試中,中底對于突破發力和快速變向的響應異常出色,很好的完成了一款后衛鞋的應有使命。在中底抗扭轉方面,這項工作交給了一整片透明TPU完成,而且大面積鏤空直觀的提高了Zoom Air的視覺沖擊力。另一方面,測試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這樣的扁平化設計貼地非常近,過大的外露面積極易劃傷,并且也可能因為使用不當導致碎裂。
實用外底紋路 應對抓地挑戰
外底的設計風格偏向實用性,橫貫前掌的幾道凹槽增加了彎曲時的靈活程度,而后掌的凹槽則在落地時發生形變,進一步吸收沖擊力。外底紋路全部使用了魚骨紋呈現,交錯的排列方式和足夠深的紋路刻畫都很有效,測試中的抓地力十分優秀,跑動中完全沒有滯頓感。可惜的是外底材質比較軟,而且有一部分Phylite材料直接觸地,耐用性稍顯不足,將Nike Zoom HyperRev的使用范圍限制在了內場。
打造極速體驗 留有改進空間
Nike Zoom HyperRev的優點很明顯,輕質,舒適和靈敏的反應速度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缺點也同樣明顯,稍差的保護性和耐用性給HyperRev系列的下一代產品留下了升級空間。總的來說,Nike Zoom HyperRev的性能是一把雙刃劍,對于那些追求速度的球員,它是有利的武器,而對于強壯的力量型球員,它可能會傷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