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不風騷,球技難提高。大紅色的F50在球場上簡直是騷爆了,就像它的廣告詞一樣,#there will be haters#拉仇恨我真的夠格。
尺碼選擇:
這款
F50的尺碼和上一代一樣偏大一點點,不到半碼,正常我穿JP265的F504這雙新F50我也是穿著265的,球鞋的鞋楦沿用上一代,比較適合寬腳和肥腳的選手,F50可以說是adidas全系球鞋中比較適合寬腳的球鞋了,兼容性強。實戰無需磨合,輕松自如。
鞋面實戰感受:
鞋面采用一片式Hybridtouch材質,柔軟舒適,在觸感上毫不遜色于袋鼠皮,鞋面上覆蓋一層3D dribbletex 蛇皮狀摩擦涂層,讓你在潮濕的環境下也能輕松的控球,畢竟穿速度型戰靴的選手跑起來還是要更好的控制住皮球的線路,將帶球速度最大化。
鞋舌不跑偏:
鞋舌跑偏一直是一個讓人煩心的問題,505在這方面上做的還是比較出色,相比于同門師兄弟11PRO來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實戰中鞋舌跑偏的幅度不是很大,不會很影響腳感,如果實戰對鞋子不信心,那么直接來一發VEZI魔控鞋帶吧。
后跟實戰感受:
后跟鎖定一直是阿迪達斯的軟肋,特別是取消了外置TPU之后,讓我入手它的時候有點心虛,不過這一代F50在后跟的定型上已經接近完美,幅度漂亮,包裹緊致,在實戰中緊緊鎖住你的腳后跟。
定型定的好,實戰中磨腳的隱患也就沒有了,好像還沒有聽說過F505磨后跟的說法,如果有請在和我交流下。請忽略我的刺繡,新鞋入手實在忍不住,誰讓它把三條紋移到了后跟呢?鞋身上沒有了三條紋,總是讓我感覺空空的,既然位置這么空,那就刺繡一下吧。
大底實戰感受:
AG大底沿用上一代的大底,三角釘短而密在人草上提供很好的抓地里,啟動和加速度不遜色與FG版本,并且AG 版本更適合國情使用,通吃多種場地,減輕實戰中過長的鞋釘給膝蓋帶來的負擔,延長的你運動壽命。在這里我還是要提醒下大家,什么樣的場地選擇什么樣的鞋釘類型,建議多備幾雙不同類型的球鞋備用,做到有備無患。
這款鞋底唯一的改動就是取消了MiCoach智能芯片卡槽,當然,改動就必須做出犧牲么,miCoach卡槽在大底上起著支撐的作用,取消了它那么就意味著鞋底后部沒有支撐,那么就只能在重量上進行犧牲了,從半中底直接演變成全中底。簡單點說就是有卡槽=半中底,無卡槽=全中底。對于卡槽的取消,這一點點重量的犧牲算什么?廣大鞋友們都是歡呼雀躍的,miCoach芯片槽確實在實戰中是雞肋。
傳球:
一片式Hybridtouch材質在觸感上媲美袋鼠皮,只要觸球位置準,傳球成功率百分之八十。不過對于我的球技來說有時候也是“打哪指哪”。
帶球:
鞋面的3D dribbletex立體涂層在帶球上給你起到不小的輔助作用,能更好的控制住皮球,在潮濕的環境下一樣受用。
停球:
在停球方面,接球位置準確的話還是能比較好的停住皮球,當然,原諒我這渣渣基本功。
射門:
我一直堅信著一句話,PU是F50的精髓,在發力上給你一種很有力的反饋,“啪啪啪”這三個字來形容F50一點都不過分。
總結:
作為F50腦殘粉來說,新F50的改進給我一種很好的體驗。對于放棄evoSPEED 1.3和Morelia Neo而入手它,一定都不后悔。騷氣的配色,讓我球場上拉夠了仇恨,看著小伙伴們看著我鞋子羨慕的眼神,哎呦,這逼裝的還可以哦。單純從F50的進化史上來說上一代F50是我最滿意的一代作品,而小改的它對我來說是一雙適合耍酷的實戰鞋,買它是不會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