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hotino,水谷隼,Amultart,現在新波爾,我可以清楚知道Zylon與Arylate兩種纖維有何不同,Arylate會吸收震動,延展性(韌性)并不如想象中的好,它屬于脆性,它吸收了震動讓球員不覺得硬,但它還是增加了球拍的硬度與剛性,Zylon吸收震動的能力比Arylate低,但延展性(韌性)非常高,就像張彈簧床,增加球陷進拍面的"沖程",顯著提高了球拍的吞吐感。
當我帶著
蝴蝶新波爾ZLC是波爾精神的后繼版本的想法上球桌時,蝴蝶新波爾ZLC的球感讓我出乎意料,根本是兩種風格,同樣厚度的兩把球拍,打起來就是覺得蝴蝶新波爾ZLC好薄,波爾精神好厚,波爾精神的面材很硬,也較厚;新波爾雖然也是keto面材,或許較軟,較薄,手感一整個通透,波爾精神要發大力才能打穿面材,到了大芯時,整個軟下來,讓人有種空的感覺,新波爾輕輕地就進到大芯,大芯也是軟性,使得球拍的整體感好多了。
再談兩拍的蝴蝶新波爾ZLC與ZLC;波爾精神的ALC脆且硬,隔離感重,擊球時明顯感受到加料拍的阻隔感;,大芯與ALC各彈各的,兩者合不在一起,新波爾不會,ZLC有韌性,它跟著往大芯陷,蝴蝶新波爾ZLC延展到極限,大芯壓縮到極限,一起噴發吐出去,力道強且扎實感出現了,但是波爾精神有個優點,就是小球處理;我打球不怕快,不怕球大門暴沖,就怕球虛虛軟軟的,偶然還倒削一板 <=使不上力,波爾精神較硬的面材,配上脆,硬的ALC,打不透板在處理小球上變成了優點,硬面材讓膠皮迅速變形,快速拉球,反帶,小球很好發力,上手用面材跟纖維就把小球處理掉,這就是波爾精神的特色,我一直試圖在新波爾上找同樣的感覺卻找不到,脆硬面材的手感就是波爾精神暢銷,人手一把的主因啊~~新波爾一碰到球就陷進去了,用面材處理球的感覺沒有了。
我沒辦法想象兩把球拍就只換個面材,改軟梧桐大芯,可以讓球感改變這么多,同樣厚度的兩把球拍,打起來就是覺得新波爾好薄,水谷隼好厚新波爾是外硬內軟,水谷隼是外軟內硬,水谷隼不容易透芯,因為芯硬透不過去,不過較薄的厚度,降低了球拍的彈性,讓球可以穩定地停在拍面上,水谷隼球拍也是個創舉,硬且慢,硬且穩定,讓球停在拍面上的設計,形成了攻擊型球拍的新風格,變形少就穩定,第一球的變形,跟第二球的變形,跟第三球....都差不多,彈性少就穩定,第一球的彈性,跟第二球的彈性,跟第三球....都差不多 就是穩定,這就是水谷隼,新風格。
相對地,蝴蝶新波爾ZLC不同了,它變形大,變形明顯,甚至我發現變形不穩定,發大力變形多,發小力變形少,卻不是線性蝴蝶新波爾ZLC發小力的變形時的變形相對于發大力更顯著;一會兒變形大一會兒變形小....需要時間適應,穩定性遜于水谷隼甚多,蝴蝶新波爾ZLC與水谷隼如一時瑜亮,都是一時之選,目光集中在新產品上是人之常情,路遙知馬力,水谷隼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
結論
一速:蝴蝶新波爾ZLC>水谷隼>波爾精神。
尾勁:蝴蝶新波爾ZLC>波爾精神>水谷隼。
球質:蝴蝶新波爾ZLC>波爾精神>水谷隼。
制造弧線容易度:蝴蝶新波爾ZLC>波爾精神=水谷隼。
臺面小球:波爾精神>水谷隼>蝴蝶新波爾ZLC。
穩定性:水谷隼>波爾精神>蝴蝶新波爾ZLC。
手感通透性:蝴蝶新波爾ZLC>波爾精神=水谷隼。
天花板效應(高度):蝴蝶新波爾ZLC>>波爾精神=水谷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