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7.5分
14年就開始市售的Cloud有大約10多種配色,我本次進行評測的是今年推出的全黑色新款配色。
在入手之前發(fā)現(xiàn)On Cloud跑鞋設(shè)計很偏休閑日常散步鞋的感覺,但看到全黑配色覺得很酷,整體設(shè)計極簡。到手之后覺得Cloud完全不像一雙跑鞋,前端鞋面是密度較大的透氣鞋面,后半部分鞋面更像是防撕裂材料的鞋面,鞋舌與鞋面一體,調(diào)節(jié)空間不算大。
Cloud的鞋帶采用了一條單獨的鞋帶,兩端系扣固定即可,可能是為了防止購買者不適宜,鞋子還會附送傳統(tǒng)的鞋帶。
實著:7.9分
在實著之前第一個驚艷的點在于Cloud的超輕重量,在宣傳上ON用了一個小伎倆:號稱自己的跑鞋低于200g,為198g重,但這個數(shù)據(jù)是US8.5(42.5碼)的重量,而常規(guī)跑鞋廠商都會用US9的重量來做數(shù)據(jù)宣傳。當(dāng)然ON Cloud依然是一雙十分輕量的跑鞋,US9碼重量為209克,相同碼數(shù)的adidas adios boost 3重量為224g,Saucony的Kinvara 8為221g,而Cloud完全是依靠自身的鏤空設(shè)計降低了重量,因為鞋子的中底用的EVA材料并非輕量化EVA。
如果穿Cloud日常走路(但是挺丑的),可能會感覺腳感偏硬,鞋墊會有些滑。在尺碼的選擇上,建議大0.5碼,如果按平時的尺碼來穿,可能會比較緊,但如果腳型比較瘦且細,可以不用加碼。
在評測中我發(fā)現(xiàn),Cloud在雨后的濕潤路面打滑現(xiàn)象很明顯,在200KM+的測試中,鞋底的縫隙有過一次塞進石頭的情況,但跑著跑著自己掉了。所以Cloud在干燥的柏油馬路可能會有最好的發(fā)揮,如果想在一場雨中馬拉松穿Cloud,還是要做好一定的心理準(zhǔn)備。
支撐:8.9分
ON Cloud的支撐緩沖原理很簡單:依靠CloudTec的鏤空模塊,在落地的時候先起到緩震的作用,在腳離地的時候通過材料的變化與回彈給跑步提供回彈的動力。在1小時的Tempo測試跑中(配速約4分30秒/公里),Cloud的超輕腳感以及回彈上表現(xiàn)的很出色,測試者落腳比較重,但并未有不適感。
在設(shè)計上,在足底的中線直接打通鏤空成一條通道,這樣讓整個中底分成了16個小模塊(外加鞋頭部分)。每個小模塊的四周都是有空間的,這樣在跑動中,不論哪個角度的轉(zhuǎn)動,這些小模塊都能有足夠的空間產(chǎn)生位移,提供反饋,讓雙足在跑動中更加靈活。
緩沖:8.5分
ON Cloud起到緩沖作用的最大功臣是它的鞋墊,鞋墊的作用相當(dāng)于半個中底,另外的半個中底是CloudTec的中空技術(shù)。但這個鞋墊并不算軟,也是由密度偏大的EVA制成。
測試者本人身高175,體重72KG左右,在跑步中能感受到中底帶來的緩沖感,但體重較輕的跑者可能不會有這種感覺。
耐久:8.8分
在多次LSD測試以及參加完馬拉松之后,Cloud的鞋底模塊上的耐磨橡膠基本沒有變化。主要原因也可能因為Cloud的鞋底橡膠密度都比較高,耐損性能很強。
總結(jié)
ON Cloud并不是唯一用空氣以及幾何結(jié)構(gòu)提供緩沖性能的跑鞋,但卻是將其做的最徹底的。ON用自己的創(chuàng)意將跑鞋做了創(chuàng)新,當(dāng)然隨之帶來的就是“模仿與借鑒”了。
ON Cloud更適合想沖擊全馬三個半小時的跑者,以及更快的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