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8.5/10
HOKA ONE ONE曾經有一度時間被認為非常丑,但從今年HOKA ONE ONE的新品來看,HOKA已經開始擺脫這種舊觀念,個人覺得SPEEDGOAT 2是比上一代的外觀設計有進步的,推出多種配色(男款至少有四個配色)。將HOKA的標志轉移到中底外側并且專門做了設計。
鞋面上的無縫TPU覆蓋,提升了SPEEDGOAT 2的整體化感覺,使其與傳統跑鞋差別更大。可能許多穿過一代的跑者看到Speedgoat 2最關心的就是鞋子的保護性能以及鞋楦的變化了。相比于一代,鞋頭保護明顯增強,在鞋楦上,改進了一代的瘦中足,適當加寬了前足寬度,鞋頭的形狀與一代類似,但不會擠到小拇指了。另外鞋舌與鞋墊都做了改進,鞋舌改為現在流行的透氣面料包裹海綿的傳統鞋舌。
實著:8.1/10
首先要強調的一點,入手SPEEDGOAT 2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比自己平時所穿尺碼大半碼的尺碼,比如測試者Nike或adidas都穿US9.5的,SPEEDGOAT 2選擇US10。如果你是HOKA ONE ONE的路跑鞋和越野跑鞋的擁有者,會發現其實HOKA ONE ONE的越野鞋整體腳感比路跑鞋更舒服,一方面中底更厚更軟,緩沖性更好,另一方面,新款的越野鞋都配備了更厚的鞋墊。SPEEDGOAT 2的原配鞋墊是5mm厚,可謂是在極其舒服的中底上再加一層保護。
很多新手會對HOKA ONE ONE的厚底有恐懼感,但其實在已經成熟的鞋床設計(中底延伸出來包住腳外圍)可以避免崴腳的發生。
鞋面包裹方面,增大空間的中足基本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但鞋頭方面收的有些窄,不過鑒于鞋面并不是堅硬的戶外鞋面,通過幾次跑步的可以適應好,但注意一定要選好尺碼,不然在越野中下坡時,腳趾會頂地難受。
緩沖:9.3/10
HOKA ONE ONE SPEEDGOAT 2的緩沖性能可能是目前越野鞋中最優秀的,足夠厚的中底加鞋墊,讓SG2能夠輕松應付很多地形,大多數越野跑者在超過30公里的越野路線中都會遇到足底疼的狀況,SG2完全可以避免此類狀況的發生。而且看似厚重的SG2其實非常輕,這主要歸功于SPEEDGOAT 2的EVA低密度中底。
目測即將到來的UTMB會成為SPEEDGOAT 2的主舞臺,眾多HOKA ONE ONE簽約運動員以及部分Vibram國際隊成員都有可能選擇SG 2,下圖是美國的HOKA ONE ONE運動員Sage Canaday在勃朗峰山地馬拉松穿著SPEEDGOAT 2 的照片。
防滑:9.0/10
SPEEDGOAT 2是HOKA ONE ONE與Vibram合作的第四雙越野跑鞋(不算戶外鞋),前三款是罕見的RAPA NUI 2S,MAFATE SPEED 2以及SPEEDGOAT。Vibram Megagrip大底現在似乎已經成為一雙越野鞋“成名”的標配,當然這也是眾多越野愛好者測試出來的。
我在測試中選擇了雨后的公園石板路進行慢跑,防滑效果非常優秀。在跑青石板路,江浙古道以及人工修繕過的戶外臺階路時也要選對技巧,在找準自己下坡節奏的同時,可以嘗試盡量用全掌著地,并且在著地之后快速離開地面。要記住:“越慢越滑,越慢越慢。”
在進行越野跑上坡測試時,SPEEDGOAT 2的大底耳齒深度適中,不會有打滑現象。如果經常在上坡出現打滑現象,可能也是踝關節力量不足,可以通過手臂支撐給著地點增加壓力從而增大摩擦力。
保護:8.5/10
上文提到,SPEEDGOAT 2的鞋頭進行了升級增加了更硬的保護,不過這也是相比于一代。為了避免增加鞋身重量,SPEEDGOAT 2的鞋頭并沒有采用非常硬的材料,所以在越野跑中還是要避免鞋頭踢到石頭。鞋面雖然改為雙層,但依然透氣輕量。采用TPU覆蓋的鞋面支撐強度不高,所以建議在進行復雜路線的越野跑時,盡量系緊鞋帶,這樣可以提高下坡時的穩定性。
耐久:8.6/10
采用了Vibram大底之后,增強了HOKA ONE ONE越野跑鞋的耐磨性,由于測試時間不長,測試者完成了公路+山地共100公里的路程,最容易磨損的后跟外側沒有太大變化。5mm的鞋墊也起到了延長鞋子中底壽命的作用,唯一存在磨損危險的點在于前掌兩側的透氣網格面料。
總結
HOKA ONE ONE SPEEDGOAT 2適合所有想嘗試越野或者已經有越野經驗的人,如果是初嘗試HOKA的越野跑鞋,那么可能會因為太過舒服的腳感而不太習慣,建議入手之后可以先在路跑鞋上多感受幾次再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