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對的基本原則
(1)感情融洽是配對組合的黏合劑。
(2)配對的雙方在技術和戰術上應各有特點,并能互相補充,融為一體,形成默契。
(3)應選擇控制球能力好,落點刁,步法靈巧,并有一定相持能力的選手組合成雙打。
(4)在站位上最好是一左一右,或一前一后,以避免沖撞。
(5)混雙配對首先要求男選手一定要突出,有打雙打的超常能力。
(6)雙打配對,應保持相對的固定,不要在臨近比賽時匆忙湊合或經常交換配對,因為雙方都有一個相互熟悉,相互了解的過程,做到真正“心有靈犀一點通”是需要時間磨合的。
2.常見雙打配對類型
(1)相同打法配對
此種配對,兩人打法相似,風格接近,有利于共同發揮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左排右攻打法配對。
②兩面攻打法配對。
③快攻結合弧圈打法配對。
④弧圈打法配對。
⑤削攻結合打法配對。
⑥長膠拍打法配對。
(2)不同打法配對
①左推右攻打法和兩面攻打法配對。
②削攻打法與弧圈打法或快攻結合弧圈打法配對。
③快攻打法和削攻結合打法配對。
④弧圈結合快攻打法和削攻結合打法配對。
⑤快攻結合弧圈打法和削攻結合打法配對。
(3)左右握拍配對
左右握拍配對,站位一左一右,可縮小移動范圍,避免跑位時相互碰撞,能充分發揮各自正手攻球的威力。前面談到的各種配對方法,都可以分別選左,右手執拍者配對,正手進攻能力較強的選手采用這種配對方法最有利。
(4)前后站位配對
這種配對便于擊球時各自移動位置互不碰撞,技術上也可互相取長補短。在前面介紹的各種配對中,近臺快攻打法和中臺弧圈打法配對,近臺快攻打法和攻削結合打法配對等,都屬于這一類配對。
3.配對類型實例
(1)一名弧圈球選手和一名快攻選手配對 兩人一快一轉,互為補充。
喬紅/鄧亞萍:中國女運動員,兩人的配對充分體現了旋轉和速度相結合,穩和兇相結合的特點。喬紅比較穩,擅長旋轉;鄧亞萍的速度快,反手長膠有明顯的速度和節奏變化。她們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實力,但又做到了將各自的特點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2)兩名快攻選手或弧圈球選手配對 例如,一左一右,都是橫握球拍;一橫一直,都是右手握拍;一橫一直,一左一右;兩個都是右手橫握球拍。
王楠/李菊:中國女運動員,一左一右,都是橫握球拍。她們的優勢體現在相持能力上,兩人的正反手能力都比較均衡。各自的站位離球臺有一定的距離,不是靠得太近。兩人對旋轉的感覺都比較好,而且她們單打的實力都是當時頂尖的,讓對手感覺很難對付。在比賽中,她們以更多的來回次數,更強的旋轉獲勝。
(3)兩名弧圈球選手配對 都是左手。通常認為,雙打配對最好是一左一右或都是右手,兩名左手配對打破了人們固有的思路,開創了一種新的雙打模式。
蓋亭/希拉:法國運動員,在比賽中,由于對手不適應他們的搭配,給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了條件。蓋亭的發球出色,在近臺迎前反拉反帶的能力突出,而希拉的接發球非常出色,拉球給對手“慢一拍”,對不上點的感覺。
(4)兩人都是直拍,一左一右 一個反膠一個正膠或都是弧圈球結合快攻打法配對。
陳龍燦/韋晴光:中國運動員,一左一右,一人正膠一人反膠,一個把持近臺,一個負責中臺,配合默契,球路靈活。
柳承敏/李哲承:韓國運動員,兩直兩右。兩人有先天的互補性,李哲承比較穩健,臺內球處理比較細膩;柳承敏兇悍異常,打法粗暴有力。靈活的步法,出色的跑位和兇狠的正手使他們的進攻如同單打一樣協調統一。他們正手中遠臺的連續拉球,轉換之間毫無縫隙,已達到心有靈犀,爐火純青的地步。
(5)兩名削球手配對 一人站位稍前,善于逼角,一人站位稍后,著重旋轉變化;兩人都是穩健的削球手,但具較強的反攻能力。
王婷婷/范瑛:中國運動員,王婷婷兩面反膠削球,旋轉變化多,削球穩健,有“打不死”的精神;范瑛反攻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