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后衛陣型源于注重防守反擊的意大利,也是在意甲90年代后期被扎切洛尼在烏迪內斯發揚光大。當時中小球隊紛紛效仿,02-03賽季,意甲18支球隊中有9支球隊采用3后衛陣型(分別為都靈,烏迪內斯,羅馬,布雷西亞,博洛尼亞,維琴察,雷吉納,摩德納,科莫),3后衛陣型占了半壁江山,可謂達到頂峰時期。下面我們就為大家剖析3后衛陣型的演變過程以及他們的角色發展。
343的后衛設置: 3后衛站位是由意大利傳統陣型,即設置清道夫的打法過渡而來。只需要將清道夫向前推進到與兩名中后衛平行的位置,這樣就形成了3中衛平行站位的局面,2側的中后衛負責盯人防守,中間的中后衛則負責補位協防。因為當時的意甲絕大部分的球隊打的都是雙前鋒陣型,扎切羅尼不喜歡中后衛與對方前鋒形成2對2的局面,三后衛可確保人數優勢。三后衛陣型非常適合沒有強力中后衛的隊伍使用,由于單個中后衛的能力有限,3個中衛可相互協防,互助互補,形成鏈式防守的局面,這也就是為什么當時意甲大部分中小俱樂部采用3后衛陣型的重要原因。 但是有一點不能忽略了,3后衛的中路防守雖然很穩健,但是邊路很空虛,對方只需要讓雙前鋒中的一個經常拉邊,靠近邊路活動,就可以利用邊路空檔尋找機會,邊路防守是3后衛陣型的最大弱點。以至于后來邊鋒戰術興起,3后衛陣型便逐漸沒落了。
中場:傳統的343陣中的雙后腰配置中要求后腰作風兇悍,搶斷兇狠,堪稱中后場絞肉機,因此傳統的343并不注重控球。但是在瓜迪奧拉的343陣中,這一角色通常由中衛兼清道夫的馬丁內斯擔任,而真正意義上的雙后腰霍伊別格和tk則有著控制比賽節奏的任務,順帶兼任前腰的職責。而在后腰兩側的拉菲尼亞和拉姆則更多的在邊路尋求配合,進可形成超級邊路進攻,退可形成邊后衛組成五后衛陣型,而這正是傳統343不具備的邊路走廊。
攻擊線:傳統的343中,通常是由兩名類似影鋒的球員和一名中鋒或者三名前鋒組成,因此拜仁的343更應該稱為370,因為它的攻擊線中,羅本穆勒格策都是中場球員,雖然穆勒和格策可以打前鋒位置,但并不是真正意義是的中鋒,并且這三名球員可以打前場各個位置,因此他們的頻繁換位可以說讓對方后衛很是頭疼。而且,這三名球員組成的攻擊線有傳統343中沒有的邊路進攻,因為這三名球員都是邊路的超級快馬,并且有著身后的拉姆和拉菲尼亞的接應,可謂是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