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握拍位置
(1)正手握拍
虎口應對準拍柄的窄面,同時確保食指與拇指能夠輕松地控制拍柄的寬面。食指第二指關節應靠在寬面上,為發力提供穩定的支撐點。拇指的位置應斜靠在寬面上,略低于食指但高于中指,以便于在擊球瞬間屈指發力。其余三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應自然并攏,扣住拍柄的寬面,共同協助發力。
(2)反手握拍
在正手握拍的基礎上,將球拍柄稍向外旋,拇指頂貼在拍柄第一斜棱旁的寬面上,或放在第一,二斜棱之間的小窄面上。食指的位置應略低于拇指或與拇指相等,以便于在反手擊球時輔助發力。其余三指同樣應自然并攏,緊握拍柄,為反手擊球提供穩定的力量支撐。
2.握拍方式與發力技巧
(1)放松與握緊
準備擊球時,握拍的手指應適度放松,避免握得過緊導致肌肉僵硬,影響發力效果。擊球瞬間,需要迅速握緊拍柄,通過手腕和手指的快速轉動將力量傳遞到球拍上。
(2)利用身體力量
發力不僅僅依靠手臂和手腕的力量,還需要充分利用身體的力量。從腳開始,經過腰,肩,上臂,肘,小臂,手腕,最終傳遞到手指上。擊球過程中,保持身體的穩定和平衡,以便于更好地將力量傳遞到球拍上。
(3)拍柄與手掌的空隙
無論是正手握拍還是反手握拍,都需要確保手掌與拍柄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隙,有助于手指在擊球時能夠更靈活地控制拍柄,提高擊球的準確性和力量。
3.不同擊球技術中的握拍發力
(1)網前擊球
處理網前球時,主要采用鉗式握拍方式。食指與拇指像鉗子一樣夾住拍柄,以便更細膩地控制球拍的角度和力量。發力時,主要依靠手腕和手指的精細動作來完成。
(2)中場擊球
中場擊球時,正手主要依靠食指發力,通過手腕的快速轉動將力量傳遞到球拍上。反手則主要依靠拇指發力,同樣通過手腕的轉動來完成擊球動作。
(3)后場擊球
后場擊球時,一般采用正手擊球方式,并在擊球瞬間變成拳式握拍以便于更好地發力。此時,需要充分利用身體的力量和手腕的爆發力來完成擊球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