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打后場球接球站位
1.常規站位
(1)站位原則:一般站在場地中心偏后一點的位置,這樣可以在對方擊球后,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向各個方向移動去接球。具體來說,雙腳大約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身體重心稍向前傾,保持身體的平衡和靈活性,就像彈簧一樣,隨時準備啟動。
(2)站位調整:根據對手的擊球習慣和場上形勢進行微調。如果對手喜歡打直線球,那么可以適當向直線方向偏移一些站位。如果對手經常打斜線球,則向斜線方向稍作調整。例如,面對一位擅長打斜線高遠球的對手,站位可以稍微偏向斜線后場區域,這樣能更快地到達擊球點。
2.針對不同來球的站位
(1)高遠球:當對方打出高遠球時,站位要迅速調整到球落點的后方。在判斷來球方向后,通過交叉步或墊步快速后退,同時眼睛始終盯著球,調整好擊球姿勢。一般來說,身體要正對球網,雙腳前后站立,前腳腳尖指向來球方向,后腳腳跟微微抬起,以便更好地發力。
(2)平高球:平高球速度較快,弧度較低,接球時站位要更靠后一些,并且要提前做好啟動準備。在對方擊球瞬間,就要根據球的飛行軌跡迅速移動到位。可以采用小碎步調整位置,確保在球到達合適高度時能夠準確擊球。
(3)殺球:面對殺球,站位要適當靠前,但也不能過于靠前,以免被對手的吊球或輕放網前球所調動。雙腳要站穩,膝蓋彎曲程度加大,降低身體重心,增強穩定性。同時,雙手握緊球拍,提高警惕,準備迎接快速的來球。
二、雙打后場球接球站位
1.進攻站位
(1)前后站位時:后場球員站在雙打后場發球線附近偏后的位置,與前場球員形成前后呼應。后場球員主要負責后場的進攻和防守,其站位要根據前場球員的位置和對手的回球情況進行調整。如果前場球員封網能力較強,后場球員可以適當靠近中場一些,增加進攻的威脅性。如果前場球員封網能力相對較弱,后場球員則需要站位更靠后一些,以保證有足夠的空間來應對對手的回球。例如,當己方前場球員積極封網,給對手造成很大壓力時,后場球員可以向前移動半步到一步,隨時準備進行殺球等進攻動作。
(2)左右站位時:后場球員一般站在場地一側的后場區域,與另一側的隊友共同覆蓋整個后場。在這種情況下,后場球員要時刻關注對手的擊球方向和己方隊友的位置。當對手將球打到自己所負責的區域時,要迅速移動到位進行擊球。當對手將球打到隊友負責的區域時,要及時進行補位和保護。比如,在左右站位時,如果對手將球打到右后場,右后場的球員要迅速移動到位擊球,同時左后場的球員要做好補位的準備,防止對手打出斜線球到左后場。
2.防守站位
(1)平行站位時:雙打防守一般采用平行站位,后場球員與前場球員平行站立,共同防守對方的后場進攻。后場球員的站位要相對靠后一些,大約在雙打后發球線后一米左右的位置,這樣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來應對對方的殺球等進攻球。同時,后場球員要與前場球員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出現防守漏洞。例如,當對方進行殺球進攻時,后場球員要利用自己的身高和力量優勢,將球擋回對方后場或進行有力的反擊。前場球員則要負責封堵網前,防止對方放網前小球。
(2)輪轉站位時:防守過程中,根據球的落點和場上形勢,雙打球員需要進行輪轉站位。后場球員在完成一次擊球后,要根據隊友的位置和球的走向,及時調整自己的站位。如果后場球員將球打到對方后場,且對方回球質量不高,己方有機會進行進攻時,后場球員可以向前移動,與前場球員形成前后進攻站位。如果對方回球質量較高,己方仍處于防守狀態,后場球員則要繼續保持防守站位,等待下一次擊球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