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球通常也被稱為扣殺,就是把對方回擊的高球,以較快的速度,全力下壓的方式擊回。由于扣殺使球的飛行速度更快,力量更大,并且弧線直,落地時間短,可以給對方造成最直接的威脅。
殺球在比賽中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或者使對方處于被動防守的地位。尤其在雙打過程中,運動員更會頻頻使用殺球技術來壓制對手。可以說,殺球技術是羽毛球進攻中最直接的攻擊利器,直接但不簡單。
對于業余選手來說,運用起來并非都能得心應手,往往本應該是攻擊利器的殺球,不僅起不到應有的殺傷作用,反而令殺球者得勢不得分,徒勞無功,讓對手以逸待勞。
如何才能合理地運用各種殺球技術,從而大大提高你的實戰能力?
一,殺球技術的種類
根據擊球點在身體位置的不同,分為正手殺球技術和反手殺球技術。
根據動作時間,動作速度,動作力量和動作節奏等,分為大力殺球,輕殺球,劈殺球,點殺球等。
按擊球后球飛行的路線分為殺直線球,殺斜線球,殺中路球和殺追身球等。
二,常用的殺球技術
1.原地側身殺球
原地側身殺球,是殺球的入門技術,其動作結建立在熟練掌握高遠球技術的基礎上。不同之處在于,高遠球是將球向前上方擊打,殺球則是向前下方擊打。
引拍時,身體的重心由左腳后移至右腳,右肘向上頂,右臂貼近球拍,隨著抬肘動作,自然向身后引伸。抬起后大臂靠近右耳,肘尖指向擊球點方向,雙眼注視來球,擊球時,向前,向下壓腕。擊球點在右肩前上方,擊球瞬間快速壓腕。隨著轉體右腳蹬地,重心由右腳過渡到左腳上。
擊球后,動作自然放松,球拍揮向身體左下方,并迅速回動,準備擊下一拍球。
2.頭頂殺球
頭頂殺球,是業余運動員在反手后場區進攻的平方根手段,這彌補了反手擊球力量不足的弱點。
頭頂殺球的準備姿勢和擊球動作,與頭頂擊離球的技術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擊球時要充分利用腰腹力量.以大小臂帶動手腕快速下扣。
頭頂殺直線球時,揮拍的方向是朝著身體的對側揮動;殺斜線時,球拍經過頭頂向持拍手同側揮動。
頭頂殺球,是一項重要的進攻性技術,愛好者如能掌握好頭頂扣殺技術,在頭頂區域就不只是被動地回高遠球或是吊球了,足以讓對手忌憚?
3.起跳騰空殺球
起跳騰空殺球技術和原地殺球技術的區別在于,前者動作結構上多了一個起跳騰空的動作,高點擊球可以獲礙更大面積的落點區域。從整體動作來看,運動員在完成起跳騰空殺球技術時有一個明顯的起跳,騰空,落地的身體姿態,因此,如何準確把握空中擊球時機是完成這一技術的關鍵點。
在腳步到位后,屈膝降低重心,準備起跳;當側身起跳時.向右上方提肩帶動上臂,前臂和球拍上舉,以便向上帶動身體;在起跳后,身體后仰挺胸呈反弓形,接著右上臂向右上方擺起,前臂自然后擺,手腕后伸,前臂帶動球拍由上向后下揮拍,此時握拍要松。
隨后,騰空轉體收腹帶動右上臂向右上方擺起,肘部領先;前臂全速向上揮動,帶動球拍快速向前揮動。要充分利用蹬地,轉體,收腹以及手臂和手腕的爆發力,全力地將球向下擊出.擊球的一剎那要緊握球拍。
4.突擊殺球
側身,右腿后退一步準備起跳。起跳后,身體向右后方騰起,并向右后仰呈反弓形。擊球時,前臂全速向上擺動,手腕由后伸經前臂內旋至屈收,同時緊握球拍,壓腕產生爆發力,高速向下擊球,通常以點殺為主。
突擊殺球后,右腳在右側著地,屈膝緩沖,重心在右腳。右腳在右側著地后,利用左腳蹬地向中心位置回動。運用突擊殺球技術時,應注意在擊球后落地時控制好身體平衡,并立即回到中心位置。騰空突擊殺球技術的特點是起動快,動作突然,常在對方尚未站穩之際給其以襲擊,使對方防不勝防。
5.反手殺球
反手殺球技術,是由運動員背對出球方向完成的殺球動作。由于在人類日常肢體活動中,很少能夠找到與之相類似的動作,因此很難有類似動作遷移效應,這也決定了反手殺球無論擊球動作還是球速,都稍遜于正手殺球。
反手殺球的準備姿勢和擊球動作,與反手擊高球基本相同,但最后用力的方向向下,而且要加快手臂和手腕朝下的閃動。
擊球瞬間,球拍與殺球方向的夾角,要小于90度。由于是背對來球,因此擊球點應盡可能在身后,這樣便于手腕下壓。
反手殺球多以點殺為主,殺球動作幅度小,出手隱蔽,在實戰中往往可以殺對方措手不及。因此,在后場使用反手擊高遠球和吊球的同時,偶爾使用反手點殺球也會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