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7.5/10分
相比于上一代,Triumph ISO 3給人感覺沒有太多的變化。看起來Triumph ISO 3仍然是一個寬厚且重的跑鞋,這是從第一代開始就完美繼承的一點。
但如果深究細節的話,這一代的Triumph ISO 3要比上一代看起來更加順眼了。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Triumph ISO 3上使用全新設計的工程網眼面料,這種材料在ASICS跑鞋上經常見到,而Triumph ISO 3上的鞋面透氣開孔設計也十分接近ASICS Kayano系列。看來頂級緩震跑鞋在前掌鞋面上的設計還是有所共識的。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Triumph ISO 3的鞋舌相比于之前變薄了許多,所以在整體感覺上不至于像過去那樣厚實。這樣的調整既然有優勢,就也會有劣勢,等下再表。另外Triumph ISO 3重新設計了ISOFIT的支撐結構,縮減了支撐條之后的Triumph ISO 3,無論是熱膠還是車縫線都大幅度減少,所以整體結構要比過去看起來更流暢一些。
除了以上這些之外,Triumph ISO 3較上一代多是一些細枝末節的變化,中底的外形結構,鞋頭包裹的設計等等。這些多半不會過多影響你的選擇,畢竟Triumph ISO 3的升級更多的在于它的性能。
緩沖:8.5/10分
先說說Triumph ISO 3的中底升級。
除了延續了Everun鞋墊層之外,Saucony為Triumph ISO 3的后掌內置了一塊Everun材料,然后四周再使用PWRGRID+材料進行包裹。看起來有點Nike為跑鞋內置Zoom的意思,這塊內置的Everun可以通過鞋底的露出看到,雖然只能看到一點,但實際上這塊Everun材料幾乎占據了整個后掌,并且一直延伸到中掌位置。
Triumph ISO 3的前掌中底純粹由PWRGRID+材料制成,簡單說就是純EVA材料,另外能夠依靠的就是位于中底上層的Everun鞋墊了。相比于頂配的后掌配置,Triumph ISO 3的前掌就是典型的低配版本。
由于有了這樣的配置差異,Triumph ISO 3的緩沖表現就分成了不那么平衡的兩面。
優秀的部分是緩沖且回彈都十分出色的后掌,Everun鞋墊,PWRGRID +和Everun材料三種的組合能夠提供一組明顯且持久的緩沖回彈表現,這對于習慣后掌落地的跑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Triumph ISO 3的前掌沒有明星版的待遇,所以無論是緩沖還是回彈都要遜色于后掌。如果你是前掌跑者,Triumph ISO 3前掌早期的緩沖和回彈或許可以讓你適應一下前5km,越往后前掌就會變的越發僵硬,進而影響整體的感覺。
實際上,即使你是后掌落地跑者,在跑步過程中不間斷的前后掌過渡,最終也會導致Triumph ISO 3的前掌在長距離路程中腳感變硬。即使后掌依舊處于一個緩沖出色的狀態,但前腳掌的發力卻再不斷增加,這個時候極易出現前腳掌疼痛的問題。
或許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全程使用后掌跑步。
支撐:9.5/10分
Triumph ISO 3中底的另一個變化是調整了中底的結構設計。上一代Saucony將Everun材料放在了中底外層,在Triumph ISO 3上Saucony對后掌的左右兩側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內側的中底則是將上一代的橫紋結構換成了網格結構。
這里還要再提一句Everun材料,由于Everun材料本身柔軟性較高的特點。當然雙腳落地時腳跟會先陷入中底的包裹中,同時后掌兩側的硬性結構對處于中間的Everun材料有著包裹保護的作用,進而讓后跟處于一個穩定的狀態。
對于那些有著內翻現象的跑者,Triumph ISO 3的支撐表現足以承擔起較為嚴重的內翻,保證在長距離路跑中不會出現腳踝扭傷的風險。當然,如果你有十分嚴重的內翻問題,你需要的是一雙足以應對的穩定型跑鞋,而不是一雙緩震型跑鞋。
除了后掌之外,Triumph ISO 3的前掌支撐做的也相當不錯。整個前掌的鞋楦寬度達到11.5mm,中橋位置的鞋楦寬度為7mm,再加上大底凹槽相比于過去更深更大,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前掌的穩定性能。
實著:8.4/10分
Triumph ISO 3的單只鞋重296克,但是上腳之后卻完全沒有太重的感覺。再加上Triumph ISO 3的前掌寬度以及大底Tri-Flex凹槽的變化以及新加入的后掌Everun中底的支持,這些讓它的靈活性表現要比上一代更為出色。簡單說就是穿著Triumph ISO 3在各種路面下都會更好跑一點。
另外,Triumph ISO 3的鞋面體驗變化巨大,這次使用的工程網眼面料比上一代面料更加輕薄,整體的透氣性提升了不少。上腳之后腳感表現十分出色,鞋面內部的材料相當柔軟,對雙腳的親和度很高。
而重新設計的ISOFIT結構也給中足的包裹帶來了新的體驗,在縮減了一條支撐結構之后,Triumph ISO 3重新調整ISOFIT結構的寬度,包裹重點集中于中足上部位置。這樣的好處是既能夠保證中足的鞋面包裹,也能放松對前腳掌的壓迫,提升雙腳在鞋倉內的自由度。
在文章的開頭我曾提到過Triumph ISO 3的鞋舌問題,這塊變薄的鞋舌對于足背較高的跑者而言,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如果你要確保中足的包裹,就必須拉緊鞋帶,進而就會導致鞋帶對足背的壓迫。過去厚實的鞋舌還可以在這其中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但是Triumph ISO 3變薄的鞋舌只會加重這方面的問題。
如此看來,盡管Triumph ISO 3的實著表現較為出色,但是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又進一步的縮小了Triumph ISO 3的目標用戶人群。
耐久:9.2/10分
Triumph ISO 3的大底用了兩種橡膠,后掌邊緣和前掌頂部以XT-900高強度耐磨橡膠為主,其他位置則是以iBR+橡膠為主。在實際的評測中,這兩種材料的表現都相當出色,目前經過60km+的路跑大底并沒有出現嚴重的磨損情況。
所以我將Triumph ISO 3的耐久壽命定位在10+場全程馬拉松,或者850公里+總量路跑中。
總結
這算是最出色的ISO一代么?至少經過這段時間的評測,我覺得算。不僅僅是Everun中底的真正加入,更在于Saucony對于Triumph ISO 3的整體把控更加出色。
不過Triumph ISO 3仍然具備可以改進的方面,比如前掌中底的緩沖性能,整體鞋重的控制以及鞋舌的舒適性等等。
總的來說如果你在尋找一雙可以長久穿著的緩震型跑鞋,并且你本身就是以為習慣于后掌落地的跑者,那Triumph ISO 3還是一雙值得入手的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