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眾跑鞋排列開來,Salomon S-Lab X Series絕對會是第一眼就能抓住你的眼神的那個,與Salomon以往的越野跑鞋不同的設計風格,讓Salomon S-Lab X Series也躋身顏值路跑鞋的前幾位。一身紅色的設計更讓他有了一個十分俗氣但是有辨識力的昵稱“小紅鞋”。
作為Salomon實驗室的第一雙路跑鞋,很慶幸在Salomon S-Lab X Series身上并沒有看到太多其他跑鞋的影子,無論是鞋面還是鞋底設計,Salomon S-Lab X Series基本上都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并且加入了自家的越野跑鞋技術讓Salomon S-Lab X Series相比于其他路跑鞋在功能上略勝一籌,尤其是Salomon家便捷鞋帶技術的應用在便捷性上一下子拉開了與普通路跑鞋的差距。
Salomon S-Lab X Series上腳后能夠明顯感受到輕量化設計帶來的舒適感,單只216克的鞋重在腳上并沒有太多的壓力。而腳下的雙密度中底又會讓你在216克的輕質體驗上增加一項緩沖性極佳的感受。但是前掌因為與后掌有8mm的高差,所以前掌緩沖要遜色于后掌,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速度。
Salomon S-Lab X Series的鞋楦寬度比較適中,前掌位置的雙向彈力萊卡面料也大大提升了腳面的舒適性,Salomon S-Lab X Series的鞋面應用了Salomon在越野鞋上的兩項最頂級的鞋面包裹技術 SENSIFIT 和 ENDOFIT,我這雙稍微有點肉的雙腳在鞋倉內沒有明顯的多余感,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包裹性。腳趾部分也做了相應的防沖撞設計,只是在幾次路跑之后頂部膠水有開膠的情況,當然還不至于擔心整塊脫落。
看到Salomon S-Lab X Series的中底會讓你聯想到緩震系的跑鞋,雙密度復合EVA材料的中底兼顧了緩震和支撐穩定性能,中前掌使用密度較小柔軟性更好的EVA材料,用于保證雙腳落下時的緩沖性,后掌位置則是使用兩種密度的EVA材料組合式的設計,除了要提供后跟落下的緩沖之外,還要保證長距離路跑時提供給雙腳足夠的支撐性。
Salomon S-Lab X Series雙密度中底的緩震性雖然不及Boost和IGNITE的中底那樣Q彈,我體重稍微偏重,但是中底對雙腳的支撐并沒有讓我失望,在短距離路跑環境下這塊中底的緩震性表現可能沒有我們期望的那樣完美,可是一旦涉及到長距離奔襲,雙密度中底的優勢表現的十分明顯,在13KM以上距離的路跑中,腳下的反饋并沒有減弱,中底的感受也沒有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變硬。
值得注意的是Salomon S-Lab X Series在前掌內側和后掌外側分別使用了耐磨橡膠拼接的設計,同時這部分鞋底的密集紋路通常只有在路跑鞋上才能夠見到,而后掌部分的馬蹄形設計更是完完全全地遵循了一雙路跑鞋的設計風格,也許這正是Salomon S-Lab X Series對于大底設計上真正變化的地方。
當然一款足夠輕的跑鞋,加上值得稱贊的中底和十分優秀的外地性能以及并沒有讓雙腳產生不適感的鞋面,在路跑測試中無論是勻速還是提速,因為足夠輕讓雙腳不必耗費太多的力氣就可以完成。而鞋底的反饋則更為明顯,前掌落地式雖然緩震略顯遜色但仍然能夠為我偏重的身體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別人總問我,身為一雙足夠棒的跑鞋是怎樣的體驗,我只知道每一次站在賽道上就會讓自己所有的優點綻放光芒釋放能量全力以赴的奔向終點。我知道我并不是完美的,但這些不完美并不妨礙我成為一雙足夠棒的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