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第一次將雙刃6握在手中,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沒有底部配重的雙刃7。雙刃6空拍不上線,纏上一層102C后,平衡點與整體重量數據基本與雙刃7空拍相同。如果雙刃6選擇G6手柄,纏上相同的球線,再上兩層102C的話,或許就和上線上單層102C的雙刃7相同了。
然而,拋棄涂裝,雙刃6與雙刃7的差距真的僅僅是一層102C的區別嗎?
由于推薦磅數較低,穿線磅數較我常用磅數低一磅,為了減小穿線帶來的手感誤差,我選擇了擊球感比常用球線BG80power更硬,保磅能力更好的BG65ti。
雙刃6整體擊球感與雙刃7非常接近,整體打感依舊是稍偏硬朗,與雙刃7不同的是,雙刃6拍框回彈感要弱于雙刃7,尤其是在頭頂區擺脫被動時,雙刃6拍框彈性確實要遜色于雙刃7。
在正手進攻上,或許是因為雙刃6上沒有采用雙刃7上特有的IC彈性體,而是增加了減震碳素,雙刃6在殺球時會稍稍發面,球托被拍框包裹但無雙刃7那樣明顯的回彈,在出球指向性上,雙刃6會更準確些,但在連續進攻質量上,雙刃6要遜色雙刃7許多。
雙刃6中桿中沒有像雙刃7那樣加入超級聚乙烯,但卻在拍框內加入了減震碳素,因而雙刃6的擊球舒適程度依舊與雙刃7持平。不過由于拍框彈性降低,雙刃6擊球會稍發面,還好雙刃系列拍框整體剛性較高,這種發面也就處在可以接受程度內,甚至說,對于更追求柔和手感的女性球友來說,雙刃6的擊球感更加舒適。
雙刃6整體重量輕,平衡點稍高,在打反手過渡球時,雙刃6顯得輕松許多。整體重量輕,引拍發力時不壓手腕,擊球節奏更快;平衡點稍高卻不至于拖慢擊球節奏,反手擊球時借力反倒更加輕松。雙刃6這樣的特點對于大多數女性球友來說或許有些多余,但對于喜歡騷粉色球拍的男性球友來說,卻多了一條值得擁有她的理由。
在對拉高遠,中場平抽,防守等方面,雙刃6與雙刃7的表現相得益彰,雖然雙刃6沒有了IC彈性體,但因為平衡更高,更好借力,雙刃6在這些項目上的表現依舊優秀。
不過,由于雙刃6整體硬度稍高,特別是對比曾經的女士拍中的女王—弓箭9fl,雙刃6的整體打感要硬不少,加上拍框彈性不及弓箭9fl,雙刃6對使用者的爆發力要求更高,因而,對于發力好,追求速度,追求靈活度的女性球友,我非常推薦雙刃6,而對于發力一般,追求柔和打感,控球細膩的女性球友,我依舊推薦弓箭9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