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神EPSILON整體感覺有著GUNGNIR系列的一貫拍風,揮速快速手感硬朗,整技球拍非常輕巧靈活,與YONEX VTIF相比較操控性更好,中桿彈性十分出眾,擊球扎實感也屬合理范圍,擊球爽快,更小的黏球感覺,而且平均的揮速明顯更快,在速度型的打法上明顯占優勢。在小球的處理以至中場平抽檔的技術控制得宜,中桿彈性十足而帶鋼性,配合起來平衡了控球能力,而進攻能力符合期望,雖然算不上一拍即死,但高速連殺也有一定的壓迫力。球拍81g重量正好在5u及4U之間中位數產生奇效?這種踩線的重量應該是精心策劃出來。
高遠球:三合一邊框提供了速度與穩定性,震手感覺小,高遠球的控制靈活多變,拍框硬度感覺比同系列的低,擊球感覺更輕松,在閃動手腕帶動中桿擊球,球速快而且需要的力量小就能打到對方的后場,但是球的重力不是很大,擊球扎實度感覺不算很強,也沒至于ARC FB的輕漂浮,力量小的選手應該合適。
平抽檔:EPSILON可以說是整個系列中最靈活的一支,在正手與反手切換上非常連貫,加上中桿的鋼性令擊球感爽快,同時保留擊球的穩定性。雖然拍頭的重量不是太重,擊球時需多倚靠手指加力量下壓,但是整體的指向性及擊球質量也令人滿意。
網前:在網前技術上EPSILON發揮很好的水準,帶鋼性的中桿在細技術時因為發力少,中桿的彈性沒有完全地展露出來,令細技術的穩定性增強,網前球手感清晰,拍頭重量適中,控制穩定,而且擊球的指向性優良。當網前挑球或推球時只要手腕帶動閃腕,中桿的彈性也展現出來,擊球時非常輕松。在網前技術可以做出多種靈活的變化及調動對手。
防守:防守上EPSILON也很全面到位,若以輕巧性排列:ARC FB > EPSILON > VTIF,基本上三款球拍也是靈活見稱,ARC FB最為靈活穩定,回球感略為漂浮,EPSILON較為平衡,回球速度及深度足夠,而VTIF守中反攻能力表現最好。
初時使用 EPSILON 需要調整節奏調節,EPSILON的揮速快加上球拍增長5mm達680mm,球擊中甜區外的情況也較多,幸好球拍的修正能力也不錯,就算在甜區外擊球,擊球落點也在預定范圍附近。
吊球:EPSILON的拍頭輕量,吊球時的觸控感和咬球感中規中矩,需要手指牽帶下壓,吊球的落?大概在發球線附近,球速輕快,角度變化能在短時間改變。
殺球:整體進攻質量不錯,高彈鋼性中桿變形恢復快,EPSILON殺球的球速快,比BETA好一點,在連續進攻的打法上占有很好的優勢,在突擊點殺擊球輕松,回拍速度靈敏。但是進攻的兇猛程度略嫌不足,擊球的重力未達到兇猛水平。在球場上他就像獵豹般快速而靈敏,但進攻能力還未能直接與雄獅比較。
總結
EPSILON在數據上與BETA非常相似,經過我實際體驗后認為兩支球拍的拍風也是在GUNGNIR系列中演變出來,其拍框設計,獨門的中桿制造工藝,擊球輕巧靈活而且保留一點進攻能力。但是實際上EPSILON是在BETA基礎上作出大大小小的調整包括物料及框型上,制成了整個系列中最輕巧的一支,接近5U 81g的配重上同時平衡了穩定性主靈活性及速度性,適合力量少或女生使用,中桿保留了鋼性與彈性,防守能力與小球控制得宜。可以稱得上是一支糖水拍。
近年制造輕量球拍的技術愈來愈成熟,在制作上廠商也掌握到制造要點,標榜5U可以上28磅的選擇也愈來愈多。但調配上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包括物料及框型設計。例如揮動球拍時會否過于漂浮或拍頭過重?過于漂浮球感變差,過于頭重失去了輕量的意義。GOSEN重新調配EPSILON平衡各種回球揮拍,這方面真是下了不少功夫,贊。
EPSILON推出過后GUNGNIR系列的防守型號更為完善,但進攻型號上還沒有一個鮮明的選擇,不久將來會否推出新型號填補空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