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神CUSTOMEDGE系列比較有個性,拍風速度為先,對技術掌控要求比較高,當速度提升,穩定性同時會下降,這個理論套設在人或球拍也是適用的。CUSTOMEDGE系列就是調控速度,穩定,球質這三向的比較。速度必定是所有CUSTOMEDGE系列的主線,穩定,球質就取向不同型號的定位。
TYPE K揮速快速而且有一種沉實的感覺,超幼中桿及邊框有一種新的體驗,擊球的質量有球速而且球的重力也不錯,穩定性比TYPE V & TYPE S好一點,刀邊型破風邊框揮動靈活,擊球時黏滯感少。揮動重量不似3U,中桿偏硬有鋼性,擊球球速快。落在甜區位置的球,擊球爽快。而落在甜區外的球能感受到球拍的硬度,擊球沒有完全受力。力量型打法可以穿回恒常磅數,控球型打法的建議先降一至兩磅,加強穩定性。
高遠球:高遠球比我想像的要好很多,我力量細,心想3U球拍重量應該有點吃力。實測后在對打高遠時感覺非常輕松,擊球依靠揮拍的慣性向前便可以將球打回對方后場。拍框的風阻真心少,中桿沒有太多的震顫與反彈,中桿硬度配合得很好,擊球感覺扎實,對比之前測試過的TYPE V & TYPE S,TYPE K來得更加親切,較易上手。
平抽檔:我對TYPE K平抽檔質量期望很高,始終也是標榜速度的系列,測試和預期接近,揮速非常快,靈活度,穩定性也很好。主動球表現優秀,在接二連三的長抽短推一直連貫向網前推進,而被動球變向能力亦很高,偏硬中桿擊球爽快。但是有些情況揮速太快或在甜落區外的位置手感偏硬,擊球不太吃力,手感控制的要求較高。
網前:網前球的感覺和TYPE V & TYPE S相近,中桿偏硬,手感也偏硬,拍框穩定,發力依靠手指,放鉤推挑手感清晰,擊球清脆。控制上拍面的指向性靈敏,正手與反手轉換順手,網前推球翻拍快速。而整體回球的容錯性不過不失,愈接近框邊位置擊球,回球的彈性較低,需要補償小發力修正。
防守:防守上TYPE K能應付大大小小的回球,揮速快迅敏捷,拍頭重量適中,中桿鋼性十足,回拍反應快,跟進第二與第三拍連貫性不錯,有利于守中攻的戰略。中前場過渡網前的小球落點近網,發力主要來自手腕的閃動和爆發力。
吊球:TYPE K的快吊球令我滿意,球的落點與突然性都很好,配合適量的拍頭重量,擊球時的包裹感不錯,平衡了速度和下壓性,吊球技術得心應手。超幼中桿與T頭揮拍速度加快了不小,揮拍感覺和我過住試過的球拍有些不同,手感新嘗,但容易調節,最直接的感受是揮拍靈敏,吊球拍面的切面轉向過多,手感要作出調控。
殺球:TYPE K殺球整體上比TYPE V & TYPE S也有提升,超快的揮速加上超幼高鋼性中桿及邊框,閃動的爆發力大大增強,回球質量,重量和速度兼備。擊球感實在,橫向擺動效應小,回拍快速。驅動高硬中桿,爆發力需求會增加。
總結
TYPE K在速度和進攻能力的配合很好,6.5mm超幼中桿及超幼邊框帶給我全新的體驗很難用文筆交代,就好像使用AEROSONIC 0.61mm線和BG65 0.70mm線,鋼性,速度,彈性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打球體驗,在生產技術的進步下,未來還有更多可能性誕生。
TYPE K整體球拍風格和手感也是CUSTOMEDGE系列,速度先行,配合鉆石型拍框,類鯊魚皮特殊表面加工,日本M30碳素管,高鋼性碳素纖維,woven立體編織,6.5mm超幼中桿及超幼邊框等多項技術,制造出高揮速與力量兼備的型號,滿足不同的回球與打法的需求。
總結各方面面言TYPE K是一款很好的球拍,但不是一支糖水拍,CUSTOMEDGE系列對個人爆發力與技術的掌控要求比較高。
實測后TYPE K比VTZF2更易使用,若喜歡進攻而感覺VTZF2太硬太重,TYPE K是很好的選擇,加上掌握一定技術的使用者,使用上會更得心應手同時發揮球拍的特性。
GOSEN非常著重球拍的平衡性,大部份型號定位也是以偏向(進擊/防守)同時兼顧(防守/進擊),要知識制造一支全攻或全防的球拍,在設計和生產上沒有什么難度的,大原則是加重或減輕拍頭重量。若要制造一支好球拍,最難的是平衡與兼顧,進可攻退可守,揮速快拍穩定。我回看一下GOSEN不同系列的球拍也是堅守這個理念設計,所以制造出來的球拍充滿GOSEN味道。而中桿制造領域也是GOSEN強項,鋼性與彈性兼存。這兩項要點令人對GOSEN球拍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