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球:和教練打對攻,起初用4-5成的力量快節奏對基本攻,球拍的震動感比較厲害,始終感覺拍子在震顫不已。球吃的不錯,出球速度相對一般,和P500基本是在一個層面的。退臺以后開始發7~8成的大力量慢節奏對功,球拍傳出“咣,咣”的聲音,震顫感比之前發5成力時略有減弱,但這是已經能完全感受到球拍的彎曲,回球弧線比之剛才發生了猛烈的變化:第一弧線很“冒”,自己感覺第一弧線舊已經非常的“拱”了,球從球拍上被“甩”出去的感覺非常明顯,給人一種力量通過OC的形變被完完全全傳遞到球上的感覺,相對的象P500這樣的拍子,這種發力會給人球吃進去吐不出來的沉滯感,而借力一流的芳碳板,往往發到7~8 成力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力量莫名其妙的在球拍內消失了,給人很不扎實的感覺。可以說,在這個發力等級上,OC的能量感是最強烈的。接著退到2米左右,開始發 全力猛抽球,弧線很低很長,平平的略有飄的感覺,比之CL,速度和扎實感要差很多了。
拉球:其實根本不用我多說了,OC的正手拉球絕對是旋轉,力量的完美結合。
先是教練推我正手,我略退臺拉下降點高調直線到教練的反手。感覺弧線非常的好控制,球到了高點以后下降非常快,落臺以后基本是一條急墜的弧線,說明旋轉非常的強,教練擋了兩板以后頂不住了,出界,又試了幾次,后來他蓋推也用上了,還是出界多,于是開始推擠側旋到我的中路,我繼續拉高調,拉到6~7板以后, 教練到底擠不動了,出界了。
整個過程雙方都是慢節奏定點球,完全是為了測試OC的旋轉強度,幾個球下來感覺OC的旋轉非常好,并沒有很多網友說的旋轉出不 來,容易被人打回頭的情況出現,我想,可能還是動作問題:OC是很需要“迎前”的,絕不能站在那里“等”球拉,一定要轉腰迎球迎上去拉,否則球會軟啪啪地發飄,不僅速度大幅度縮水,旋轉也會很打折扣。
防守:現在大家對OC的討伐主要源于此,我讓教練在側身位沖我的反手,我則將球拍擺好角度固定在那里等球,果然,“咣”的一聲,第一板就下網了,當時手感似乎是球碰在一本松松散散的雜志上,力量被一吸而光,球接著掉地上的感覺。
這在我過去用過的普碳,P700上可是變直線的不二手法啊……于是我退臺一些,用傳統的反手發力方式去發力高點“推”教練拉來的弧圈球(我的反手發力也還是傳統中國橫板的“推”為主),結果不僅力量松散的感覺沒有了,球還很有速度,推了七八板才因為點沒迎上下網了一個。很明顯,硬板里的常用的反手借力在OC里幾乎是行不通的。
總結
斯帝卡OC是純木里面最經典的,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它更能適合更多的人群,它優點特別突出,而缺點也十分突出,很多人都知道是什么底板了: 斯蒂卡OC底板,OC-CR-WRB 或者OC-CR等,CR是加強硬度,WRB是空心柄,更增加了手感的傳遞,不過用在OC上個人覺得直拍CR的更合適,再就是WRB的比較舒服,橫板是OC,OC-CR比較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