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球:發近網下旋球,感覺兩個拍子旋轉都差不多。橫濱悅的拍肩要比Ti5.4寬,所以虎口那里沒有Ti5.4舒服和靈活。發急下旋和奔球,兩個拍子各有利弊。橫濱悅對球的控制性更強,Ti5.4硬,所以線路更容易發的長一些。
搓球:得益于5.8mm的板身,橫濱悅在對搓的時候穩定性要好一些,容易控制一些,尤其是搓底線長球時,用橫濱悅手上更有數,旋轉也略強于Ti5.4。Ti5.4板身薄,手上對球的感知更強烈,盡管如此,你未必能很好的控制球,因為Ti5.4對球的作用不如橫濱悅來的忠實可靠。
正反手對攻練習:Ti5.4硬挺一些,抽球時感覺更爽脆一些,更震手,但需要悠著點發力,球觸拍的點也要求要在甜點范圍,不然就等著出界或下網吧。橫濱悅的柔韌度就高很多,容錯性更強,有時候甚至覺得你揮揮手球就回到對方的球臺上了。手腕甩的多點也沒關系,球的弧線會長一點,都接近底線,不用擔心會有很多出界。而Ti5.4,如果你敢隨便用手腕甩開了打,就等著出界吧。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說Ti5.4對動作的規范性,發力的合理性要求更高。
弧圈:畢竟是弧圈板,無論是加轉,高調,還是前沖,橫濱悅都可以制造出合理的曲線,使你覺得拉弧圈是一件十分安逸的事情,加上球板的不慢的形變恢復速度,使得拉弧圈的連續性非常好,也就是很多人追求的那種快速弧圈。相比那種一擊制勝的絕對力量速度型的沖球,橫濱悅恐怕更擅長的是這種快速弧圈。Ti5.4比橫濱悅更容易做到一擊制勝,但也只是容易一點點,而說到連續性,Ti5.4比橫濱悅明顯有差距。
形變:球拍的形變不是一項動作技術,但是我們在拉弧圈時很看重球拍的形變如何。橫濱悅的形變個人覺得比較有特點,所以單作為一項來說。它的形變怎么說呢,是那種介于整體形變和局部形變之間的,或者說是介于5層木和纖維板之間的那種形變,不大也不小,有點類似于蹦床。
用一個網友的話說,就是:橫濱悅有形變,感覺球砸下去,有個窩,然后這個窩回復了,球就出去了。中小力量時這種吃球的感覺還不很明顯,但是發一些力,撞得深一些是很明顯的形變感受。這種形變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搓球,擺短,臺內挑球時不會覺得拖泥帶水,發力沖球時又有足夠的旋轉和力量。相比而言,Ti5.4的形變就更接近整體的形變,畢竟那么薄,但這種形變的恢復速度比橫濱悅快的多,想要感受到這種形變也需要更大的力量。形變方面,雙方各有特點,無高下之分。
快帶,快撕:橫濱悅更穩一些,方向性更好,回出小斜線更容易;而Ti5.4更快,力量更大。實戰結果,Ti5.4的效果更好,因為對對手更有壓迫性。
中遠臺:中遠臺對拉時,Ti5.4的力量感更好些,但是方向控制感不如橫濱悅,橫濱悅的弧線更好,落臺后二速更加的犀利,但要注意拍形比Ti5.4要亮一些,動作迎前一些,不然容易下網,也打不出力量。其實不管是什么球拍,中遠臺對拉都要求動作要迎前的,不然是打不出質量的,還容易失誤。
擊打:這兩個拍子的擊打都不突出,Ti5.4稍好,想改善擊打性能只能通過加硬套膠來彌補。即使是有了機會球可以擊打,也最好不要單純的撞擊球,還是要加一些摩擦,讓球更有威脅一點。所以,弧圈板,我們還是多拉弧圈吧。
總結
橫濱悅手感柔和,速度中快,旋轉突出,也有夠用的底勁。而Ti5.4則速度非常快,剛猛,但是有點哏。形象點,如果說Ti5.4練的是外家拳,則橫濱悅則屬于內家功夫了,外面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內勁十足,運足了氣,也是爆發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