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AZXi底板,不同于以往的纖維底板結構,一面ALC和一面ZLC的纖維排列,讓底板不再局限于兩面相同的ALC或ZLC特性,而是二者結合。這種異質纖維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因為在結構構造上面,往往相同纖維獲得的彈性以及兼容最為穩定,可以發揮底板的全部性能,也更容易被選手接受。然而總有一些與眾不同的人,他們既想擁有ALC的剛性,也想擁有ZLC的彈性,在魚和熊掌都可兼得的基礎上,冰淇淋AZXi底板呼之欲出。
首先嘗鮮的是韓國選手鄭榮植,這位打過IN ALC,狂飚龍五的經歷和在下仿佛,因為我也是偏好穩中帶兇的節奏,穩能控得住,兇能打的猛,在自身絕對力量不是特別強的因素下,先持住球是首先考慮的因素,內置纖維底板是最為適合的。
IN ALC和狂飚龍五相比,力量感并不算特別突出,正手拉沖完全沒有狂飚龍五那種噴彈的大彈簧感覺,顯得有些中規中矩。在反手的表現上,因為ALC的關系,比黃芳碳脆性要大,所以頂對方大板和彈擊時能夠充分借到來球的力量,不會像龍五那樣反手發力要多一些,所以IN ALC更傾向于攻守平衡以及快速轉換,而龍五適合兩面拉沖,加質加量。融合了ALC和ZLC的冰淇淋AZXi底板,可以說擁有兩種性能。
正手ALC,比 IN ALC更加硬挺一些,擊球感更加干脆,反手ZLC,韌彈一些,不同于龍五大彈簧那種感覺,形變不大,但很持球。這三個板子厚度均為6毫米,面材與力材加起來都將近1毫米,從纖維編織來看,反倒是冰激凌的纖維顯得更為纖細一些,而龍五的黃芳碳最為粗獷。手柄的飽滿度以IN ALC最為飽滿,冰淇淋AZXi其次,龍五更細一些。這對于底板的重心稍有影響,IN ALC居中,龍五靠前,冰淇淋AZXi比IN ALC稍前一點點。
試打采用許紹發40+無縫塑料球,正手挺拔K2,反手優拉雷神TECH;正手藍國標,反手天極3-60。
整體小力量時的觸球手感,兩面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冰淇淋AZXi的ALC比ZLC更加偏向硬脆,而ZLC此時感受不到太多的彈性,類似于純木的感受,這種操控手感是內置底板中最為熟悉的,觸球實,不虛彈,因此不存在不適應的問題。
在近臺拉沖方面,輕掛下旋球時,ALC面弧線平直,給人一種崩彈脆硬的感覺;而ZLC弧線較ALC面要高,逐漸發力能感受到柔中帶剛。6毫米的板身趨向于全能,既不顯得厚重,也不缺乏殺傷力,所以整體支撐感較強。
反手推撥,ALC一面顯得更為干脆果斷,借力回球速度更快,這樣的特點在防守環節優勢較為明顯;ZLC一面由于纖維韌彈,速度雖然沒ALC快,但勝在穩定,易于落臺。反手拉球,ALC面有時易于出臺,而ZLC面則在底板含球甩出后下扎。
和IN ALC相比,冰淇淋AZXi的正面ALC雖然比較崩彈,但后勁略有不足,大力量下出球質量略有不如,和龍五相比,甜區較小,比較考驗正手的基本功,適宜搭配一些彈性和韌性較強的套膠。至于反面的ZLC,比IN ALC更為含球,旋轉更強,和龍五反手相比,更為省力,不需要板板發力摩擦,快帶快撕就能獲得很好的效果。
綜合來看,這款底板的性能在打慣了兩面相同結構的底板的選手眼中,屬于一種異類。小力量下觸球感受稍有差異,但不會相差太大。中等力量打透底板后,兩面不一樣的手感呼之欲出。ALC面作為反手,比ZLC面更適合頂對方弧圈球,推撥過程中游刃有余;ZLC面作為反手,主動發力要比ALC旋轉更強,威脅更大,落點也易于掌控。
冰淇淋AZXi就像一個兩面派,一面是邪魔,一面是天使。A面邪魔,不建議用狂飚或者國產黏性套膠壓抑他的天性,而是要借助海綿的彈性和膠皮的張力徹底釋放,配韌彈一些的外套;Z面天使,無論狂飚還是外套,都可以兼容,但不要配那些軟彈的膠皮,會讓天使的魅力大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