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乒乓球底板本身的厚度不低,中浪也稍些,所以在配膠上沒有選擇正手狂飆的配置,而是選用了正手岸度470,反手430這樣一組同樣經典的德套配置。整支乒乓球底板兩面反膠戰壕后稱重剛好180克整,把底板握在手中,不覺的底板太重,看來重心控制得很好。同時手上傳來的還有XIOM手柄一貫的飽滿感覺。
用檜煞底板擊打很明顯可以感覺到底板的形變,手感清晰,檜木獨有的吞吐感讓人十分舒服,正反手擊球,出球的弧球平穩,弧線長而低平,球二跳落臺有下扎的感覺。特別是在進行正手變速擊打練習時,檜煞底板在近臺擊打方面的威力十足,常常在加力變速的那一拍球就有一拍“斃命”。
但在弧圈球上,檜煞的表面就稍顯遜色一些,板身脫板輕快,底板的形變比擊打時小了很多,在手感上,僅僅能體會到表層吃球形變的感覺,故而球在板身的停留稍弱。唯有發力先撞磨打透底板,才能體現出檜木板特有的暴力感覺。
整個底板7.5MM的板身,在臺內小球的處理上有些不夠靈活,但厚實的板身同時帶來控球的穩定性,著在劈長技術上表露無遺,對于劈長的落點控制十分自如,劈出的球比較頂,對方很難上手。但在挑打技術的運用方面檜煞底板對于使用者的自身手感要求較高,檜夾板的獨特感覺讓人有些把握不住,失誤較多,還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
厚實的板身在處理臺內下旋球時的優勢,在防守方面也得到了體現,底板借力輕松,配合底板本身檜木的噴彈,往往只要擺好板形,就能得到落點精準的快速回球,這使得防守也成為了一種得分手段。
很多乒乓球球友都說單檜底板在使用長膠時會非常好用,并且有資料稱臺灣有專業隊的女子高手,就使用達克的7P2A單檜底板搭配長膠,將檜煞底板反面的岸度430套膠換為729 755長膠時,也驗證了這樣的說法。
在用長膠一面接發球時,出球的線路雖不算詭異,但是二跳后的球有種往上竄的感覺,這樣的節奏變化,往往使對手難以找準落點。另一個亮點在運用長膠主動發力進攻方面,一些撩打,撇,攻和拱的技術都能很好地運用,上臺率較高。且由于是夾板的結構,也比純單檜結構的底板更為穩定一些。
但是由于檜木本身的噴彈不俗,在防守對方的弧圈球時,還是比較容易冒高,不太容易把球壓住,并且防回去的球,弧線也比較高,威脅稍小。如果只在反面粘長膠單膠皮的話,這種情況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回球的線路也會更怪異一些。
總結
綜合來看這樣的性能,雖然直拍
檜煞的重量對于雙板直拍橫打有些不佳,但直板單面與橫板快弧型打法的選手以及直拍單面長膠或是橫拍正反翻長都可以選用它,體會暴力擊球的同時,檜木帶來的爽快手感,也帶來更多的乒乓樂趣,在搭配套膠上,建議搭配海綿比較柔軟,內通感較強的套膠,這樣在加強控制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增強弧圈球的威力,提升球拍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