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猛雨果Hal這塊底板是托人從香港買回來的,雨果hal的手柄是我迄今為止使用過的底板中握感最好的一款。比起蝴蝶的轉換舒服,銀河的飽滿,雨果hal的手柄更多是給人一種很貼合手的感覺,握著就覺得沒什么特別的感覺,粗細適中,完美貼合手掌的持握。
自從之前使用過張本智和+兩面D05之后,我愈發相信最好的配膠方案就是職業選手的搭配。所以我這次也直接買兩面歐米伽7pro貼在雨果hal,本來想著買歐米伽7tour的,但是閑魚買不到新的,只好退而求其次。
初上手的感覺很特別,能感受到既不是純木那種軟彈的感覺,也不是傳統alc纖維的柔彈感覺,倒是很像大芯加硬的7層純木底板手感。在正手攻球的環節中,球速和纖維板差不多,即使一板板慢慢加力,擊球的線路和落點很穩定,球的質量是很線性的,非常像黑檀七的攻球感受,手感硬實,反饋清晰,這塊板如果用軟硬來分,絕對不是一塊軟板,打進去稍微發力就能感受到那種硬中帶脆又非常扎實的感覺,卻并不是很彈,也并不難打透,這是我覺得最特別的一點。
正手拉球是這塊板比較出色的一個地方,拉球的弧線很飽滿而且落臺二跳之后弧線下扎,能夠制造很好的旋轉,近,中,遠臺都沒有因為底板支撐力不夠掉球的感受,連續性一流,但是拉球還是比較依靠自身發力,借力拉球的質量是非常低的,甚至沒法過網,在起球階段比較考驗發力的基本功,如果平時打球就習慣借力拉球,那么用雨果hal拉球是非常難受的。
比起正手攻球和拉球的表現,反手明顯就更加舒服,反手攻球是整個底板表現最好的一個點,那種硬實而不太彈的攻球手感令反手攻球的穩定性提高了很多,而且對發力的要求并不高,甚至直接彈擊也很舒服,發力打透底板之后的那種硬實的擊球感很像蝴蝶的zlc或者szlc。
反手拉球和正手拉球的感覺類似,只是反手的速度感覺更快,而且動作也小,如果發力足夠集中,反手拉球的質量會非常高,力量,旋轉和速度都兼備,并不遜色于正手,而且底板優秀的弧線也保證了拉球的上臺率和連續性,可以說反手拉球的感覺是非常好的。
臺內控球是我覺得比較難受的一個地方,我一直打芳碳混編的底板,而雨果hal是外置的超級al纖維底板,沒有碳纖維的參與之后,控球的手感比較奇怪,我看遍所有測評,基本沒人說如果你打慣混編纖維底板,打雨果hal控球會怎樣。首先這塊底板硬而不太彈的總體手感,使控球的反饋清晰度不是很好,讓人控球很難把握發不發力這個度,如果你按照以往打混編纖維的底板控球感覺來打雨果hal的臺內控球,大概率會在下網和亂飛之中懵逼。你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來找到這種控球的平衡感。在兩面歐米伽7pro極強的抓球感加持下,發球倒是很棒,旋轉的手感反饋體會明顯,發球的質量是挺高的。
在我看過的關于雨果hal底板測評,基本都沒說到防守表現如何,我這里想展開說說這塊底板的防守性能。我非常重視一塊底板的防守能力,因為我比較偏向反擊的類型,從我打的張本alc和奧恰alc就看得出來,而且幾乎每個測評我都會詳細聊到底板防守的感覺。令人遺憾的是雨果hal的防守性能在主流底板里面是較差的,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雨果hal的防守極其考驗使用者本身的防守能力,防守的甜區范圍很小,你稍微防偏一點都直接飛了。如果你是卸力防守的類型,這塊底板的減震和對大力量的吸收以及反彈效果都不好,導致你即使很擅長卸力也需要一段足夠長的時間去適應這種略帶震手,而且要自身發力抵消來球力量的防守感覺,我就是這種,一開始打就非常別扭。如果你是加力防守的類型,這塊底板的強勁的支撐力和硬實就是缺點,你加力的防守需要自己想辦法保持上臺率和穩定性,對防守反擊的打法而言是致命的。
我不明白為什么一塊沒有碳纖維的底板,反而防守會這么難受,以至于我直接去官網看了下兩塊底板的數據和描述,雨果hal的描述就很說明問題,這個結構是為了在上旋球的進攻中更加有威力和控制力,而奧恰alc的描述是具有很強的反彈特性,帶來強勁的擊球威力。對應兩人的技戰術風格,雨果擊球質量現役第一爆毫無疑問,基本沒怎么見他有先退臺防守的需求,一直是直接強強對拉,沒人可以跟雨果在中遠臺對拉上面取得優勢,所以他的底板進攻要夠穩,而奧恰簽約蝴蝶之后,尤其在對陣年輕一代的速度打法小將,經常是退臺抗住然后反擊出高質量的弧圈球取勝,而且他在視頻中對底板的需求也是能承受對手最大力量的進攻,可見他的底板是既要有進攻的威力又要兼備防守的實力。兩人打法風格不同也就導致需求不同,底板的特性也就不一樣。
對于雨果hal的測評,我相當謹慎,購買前就在B站和貼吧看了擼拍俠,阿湯,馬克,邪能,虎皮鸚鵡,御坂的測評文章和視頻以及下面的評論和回復,這是我在國內能找到的所有關于雨果hal的分析資料,總結了提到比較多的幾個點:擊球質量高,底板出球質量很線性,不夠均衡,挑膠皮,貼膠皮之后重量很重。
根據我手上有的底板,說說在同樣貼D09C的情況下,擊球質量的感受:字母968>奧恰洛夫alc=雨果hal,在仔細對比的情況下,字母968的擊球質量仍然是最高的,因為那種形變所產生的噴發感,對球的二速和旋轉提高很多,這是另外兩者都遜色的。而雨果hal和奧恰洛夫alc都屬于那種打進去比較硬的感覺,形變很小,擊球的質量還是偏向力量與一速。
底板發力之后出球質量線性這一點,我的感受是:另外兩只alc纖維的內置底板有一定的放大感,而雨果hal并沒有,整個從小力量加力到大力量擊球的過程中,雨果hal都感覺不到底板有放大感,只是一直都是一種硬頂的感覺,這和以前純木呈現的感覺確實很像。
不夠均衡一點感受是很明顯的,無論是字母968還是奧恰洛夫alc這種內置結構alc底板,或者vis,林a,樊a這種外置結構alc底板,攻防控表現都是很穩定很均衡。但是雨果hal明顯是進攻很兇很穩,但是防守和控制就不是那么穩定,所以均衡不太適合形容雨果hal這塊底板。
挑膠皮這一點,我不好說,我只貼了D09C和歐米伽7pro,這兩款套膠都屬于各自品牌的最新的旗艦系列,不好說貼其他套膠或者舊時代的套膠有什么不同。只能說貼D09C和貼歐米伽7pro沒改變我對這款底板的看法。
貼完膠皮之后很重的問題,字母968,奧恰alc,雨果hal三者貼完D09C的感覺,奧恰洛夫alc是最重的,D09C的板面也是奧恰的板面,而雨果hal無論是貼D09C還是歐米伽7都沒有奧恰洛夫alc貼兩面D09C重,我測了一下,奧恰洛夫alc重量是192g,屬于我可以接受的程度。雨果hal的重心略偏板頭,但是沒有968那么明顯的墜手感。
最后我想談談這塊雨果hal加兩面歐米伽7pro給我的啟發,職業選手的搭配一定是有符合他打法的特點與傾向性,這是我整個測評完之后的感受。每個廠商的簽約選手的底板絕對不會有什么缺點,只是在對比其他器材的過程中,有著不同的技術傾向性和特點顯得有些地方成為了缺點。比如說我自己擅長反手的彈擊和攻球,以及反手防守,那么用不同的搭配組合就會讓我擅長的東西要在比賽中用出來的難易程度不一樣。用張本alc和D05,我反手就覺得彈擊和攻球很容易,反手也防得住,不需要適應;換成奧恰alc+D09C,我就要適應一兩場比賽;換成字母968+狂飆8-80,我要適應一兩周;而換成雨果hal+歐米伽7pro,我要適應更長一段時間,可能是一兩個月。如果你和我一樣,長時間使用的是alc,zlc之類的混編纖維底板,要換成雨果hal是需要較長時間去適應的,尤其是你會參加業余的一些比賽,這個手感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來適應。大的方向所有底板大差不差,但是結構和特性會成為左右你手感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