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正手729-8ES 47度,反手愛博炸彈UFO。
一直用純木的,40+后用直板手指太累了,直改橫三個月,5夾7夾都打,大球時代來了基本用7夾多一點,指向性好一些,純木手感真實,碳素的總是覺得不扎實,有力度斷層,很難適應,就是輕了下網重了冒高,總結是因為自己沒有童子功啊,要很厚的基本功,穩固的動作定型,有層次的力度調節才好駕馭碳素嗎?要求有些高啊。
博的感受也是一樣,但正手弧圈真的有噴的感覺,5成力量就能拉出高質量弧圈,飛的高高的再砸在白線上就一爽字,前沖也很爆,因為膠皮的原因,二速下扎沒有狂飆夸張,但也很明顯。小球控制清晰有數。
但是防守不是下網就是冒高,瓶頸效應明顯,簡直太冒火了。由于原來打直板,不自覺帶著推擋的防守習慣,遇到碳素力度斷層簡直無所適從,解決辦法是完全放棄推擋的方式防守,全臺加力,正反手都加力,除了發球,搓球,板板加力。累死了,但效果很好,傳說中的先打后磨真的可以抵消來球的旋轉,以為會滿天飛的球居然變得穩定可控甚至有點溫柔,響亮的透板帶出中速穩定的球,碳板這是什么鬼?球要提速才有攻擊力啊,多摩擦一點,上弧圈。
博的弧圈,居然和純木一樣,輕拉輕吊很輕松上臺,發力后可以說暴力磅礴,穩定性也很好。
還好練了逆旋轉,下一步要適應一段時間,完全放棄推擋,全臺弧圈的歐式打法也應當嘗試一下吧。
其實是人在適應球拍和膠皮,一塊球拍就是一種打法,練好技術,適應球拍,練好身體,熱愛乒乓,也可以一花一葉一世界,一拍一膠一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