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
到手第一眼便被其復古的外觀所吸引,尤其是鞋頭的麂皮補強部分,兩側反光條的位置也恰到好處。除此之外,熟悉的側身“三道杠”與超透的網眼鞋面,讓我們在透氣與支撐上也能放心。盡管中底使用了80%全掌Boost來進行緩震與推進,但相較于同品牌其他Boost跑鞋來看,它的厚度與硬度都做了調整,可見對于長距離的重視。
穿著體驗
盡管我經常慢跑,但當聽說要評測這樣一雙專業性極強的馬拉松跑鞋時還是有些擔心,懷疑自己的下肢力量是否能夠勝任。當把adidas adizero adios 3 m穿在腳上系緊鞋帶,下意識的像剛穿上其他Boost跑鞋一樣,提踵與后跟蹬地測試其軟度,但它就像上文提到的一樣,降低厚度與加強密度后的Boost已經不像糯米一樣軟糯了,而是一種踏實的觸地感。雖然它并非超輕量跑鞋,但走上幾步便忘卻了它的存在,輕質競速名至實歸。
路跑測試
由于能力有限,并未提高測試里程,維持塑膠場地10KM,但為了對大家負責,還是做了非常多的變速體驗。在1KM后,我提高了配速,在啟動銜接的位置感覺adidas adizero adios 3 m薄薄的Boost前掌推進力十足,沒有一絲拖泥帶水,尤其是在彎道處,中底網狀的Torsion System系統一下將Boost常見的腳掌移位感降到了最低。在外底方面,前掌運用了最近adidas非常喜愛的“馬牌”橡膠,而后掌則使用了傳統的ADIWEAR橡膠,但在整個測試結束后,還是看到了鞋底的磨損。全部10KM下來,腳部并沒有肌肉疲勞等不適狀況,但小腿還是比較酸脹的,或許這就是專業與非專業跑者之間的抉擇。
美中不足
除了非常挑跑者Level外,adidas adizero adios 3 m最大的問題就是外底過薄所帶來的耐用性不足,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想得到好的成績就必須犧牲這些。
總結
其實總結非常簡單,作為一雙售價為1299人民幣的頂級馬拉松競速跑鞋,該不該穿上這雙adidas adizero adios 3 m你應該心里有數,至少它并不適合我這種慢跑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