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
阿迪籃球鞋的包裹性,在這一兩年,大部分都是依托鞋面和整體的鞋楦設計,這雙哈登4的包裹個人覺得,敗筆在于它沒有讓穿鞋的消費者自己去適應鞋楦,而是非常突兀的加了一條綁帶,這條綁帶如果買小1-1.5碼,肯定是壓腳背的,但是如果不買小,這雙鞋的鞋頭又會很寬,整體內長甚至都會偏長,這就是籃球鞋中非常可怕的現象,偏碼。
加上后跟的填充雖然是有的,但是如果穿著短薄襪,明顯可以感受到會有一定的壓迫感,不那么自然,實際上這雙鞋的包裹感在后部雖然OK,但是如果不經過磨合,確實會有壓腳背,內長迷離的困難。
支撐
不過支撐其實還算過關,在后跟部分的TPU也沒問題,穩定性還好,鞋身兩側的硬質加固,在鞋帶系統的加持下,OK,沒問題,可以接受,加上外底比較寬大,其實支撐性和穩定性都還算不錯,沒有什么致命吐槽的點,而且加上鞋面其實沒有那么堅硬,除了在尺碼上需要選擇一下以外,沒有什么特別的槽點,在地板流后衛鞋里面,哈登4可以給一個還OK的分數。
緩震
lightstrike行不行?其實我的回答是,還可以,但是一方面衰減有那么一點點快,隔壁的LUNAR衰減都得到了控制,但是實際上lightstrike雖然在小范圍的形變還行,但是并沒有大規模的形變,也就是在極限緩震上并沒有那么明顯,而這種特點在衰減之后會變得更難受,雖然在初上腳給你的感覺是軟彈,隱隱的軟彈,但是在一段時間后,這種感覺就會變成彈硬,這就明顯和BOUNCE的定位又不一樣了。
所以我個人覺得,可能lightstrike還不算很成熟,在籃球鞋上的平衡點其實還有待去慢慢調整,個人覺得哈登4的支撐性還不錯的前提下,可以繼續將lightstrike的密度放低,成為BOOST和lightstrike中間的一個調和和過渡。
抓地
怎么說呢,一開始我的感覺是不太行的,確實溜冰鞋,確實抓地力太一般了,紋路沒有那么致密和深入,這就讓這雙鞋在木地板上確實如果不使勁蹬,沒有非常舒爽的抓地感覺,而在外場,大家也知道灰塵比較多的場地遇到這樣的外底會有什么情況,依然是抓不住地。
不過其實哈登4的抓地力雖然在一上腳大家都會覺得一般,但是在經過運動之后,把你的發力區域進行改變,說不定會有更好的反應,也就是說,不用紋路去抓地,用整雙鞋的外底的結構去抓地,想象自己的腳是八爪魚的吸盤,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到鞋款外底的造型,確實沒有一開始單單依靠紋路抓地那么滑了,但是也只是有一定的好轉。
其實這個問題也比較難解決,外底變軟=橡皮擦 ,外底變硬變淺=溜冰鞋,不如回歸哈登3那樣的人字形深外底,不管耐磨不耐磨,實用就OK。
一些可能比較爭議的缺點
前面已經列舉過了幾點,就比如尺碼的比較難以抉擇,比如比較機械的腳背包裹感,還有比如抓地力比較平庸,還有一點就是寬大的前掌。
其實哈登本人不一定是前掌寬大,但是因為阿迪直接移植了整體的鞋楦,同時沒有考慮好前掌的寬窄,才導致了大家會覺得這雙鞋偏長,偏長的同時前掌寬大,這就讓這雙鞋又需要買小,如果買小又會有壓腳背的隱患,這樣一滾雪球,會讓這雙鞋整體的印象大打折扣。
總結
不過咱們看到這雙鞋的一些特別的缺點,也要看到這雙鞋的優點,那就是穩定性還不錯,初上腳的緩震性還可以,很適合哈登這種地板流后衛,如果你也是以為中等或者大體重的后衛球員,這雙鞋在選擇合適尺碼,同時場地合適的前提下,確實可以一試的。
在現在來看,哈登4在一出就打折的原因也很明顯,那就是因為這雙鞋的種種特點,確實是旗艦款和好鞋,但是卻不適合每個人,在現在的眼光來看,一雙水桶鞋才是賣的最好的前提,當然這雙鞋并不是休閑鞋,也不是壓馬路的款式,在球場上戰斗,戰死才是歸宿,而這雙鞋又在實戰性上會有一定的小瑕疵,所以才讓口碑顯得有些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