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登7的缺點:重量沉,不透氣。US9碼都單只457g,如果是全掌,是不是要500g起步?
哈登7最體現阿迪籃球功力的地方我個人認為是這次的鞋面綁縛系統。偏寬的鞋楦可以讓一雙鞋的適配腳型更廣,而內里的舒適且極富有彈性襪套又可以提升包裹感受,而這個襪套就算是我新球友的寬腳高腳背也能穿的進去。
而瘦腳的我穿進去以后通過這個鞋面綁縛系統也能有非常好的包裹體驗。同時內層柔軟且富有彈性,外層厚實且調節空間巨大,鞋帶孔的位置更是超過了超過籃球鞋的收攏位置。這就是我說的腳型適配度高,寬容性高,不挑腳。
網上很多測評一直在強調的所謂的鞋腳一體性最重要,說大白話就是主觀體驗上的鞋面和楦型跟你的腳非常貼合,也就是我剛才說腳型適配到位。但是這非常的片面,因為單純的鞋面包裹好鞋楦匹配并不能讓你有極致的鞋腳一體性。
你看哈登7的抗扭就不會讓你在打球的時候出現過度的左右扭轉,剛性過關,而鞋面的側向支撐也不會讓你在打球的時候出現鞋面兜不住腳的體驗。前掌內側外底有足夠的支撐讓你去蹬地,外側TPU包覆在鞋面和中底,并且和外底通過這塊上翻進行了連接。不僅有很好的支撐,同時還能提供可靠的防側翻,我說一雙鞋你們就說這個防側翻像不像:米切爾1。
整個鞋面不足的地方是:調整鞋帶的時候需要一組一組的調整,不能直接把最后一組拉的特別死否則腳背會有不適感。足弓區域有彈性支撐,但是高足弓的球友足弓區域支撐會比較空。不過這個原鞋墊很薄,有特殊需求的球友可以自行更換一副強支撐的鞋墊。
中底布非常薄,能直接看到后掌的Boost和足弓處的Lightstike,看過拆解的都知道前掌重心不高,而且有前叉到前掌的TPU推進片。初上腳Lightstrike偏韌腳感不明顯,磨合幾場以后就很軟彈了。啟動也很干脆,毫不泄力。
后掌這塊JetBoost是更高密度的Boost材料,緩震上完全夠用,通過整個后跟加寬的結構穩定,用籠子一樣的結構包覆之后,內側做出鏤空來釋放一定的形變去形成緩震和保證后跟的穩定。想想也是,畢竟作為材料中底完美框架的教科書怎么可能出問題呢?
當然了后掌的重心確實會感覺到高,如果穿習慣了低落差球鞋的球友可能會有不適應。
硬度65C的外底,紋路也比較深,耐磨不錯。室內場地比起完全水晶底的黑紅配色來說不那么吸灰。抓地表現很不錯。不過兩個黑色區域比較硬,室內灰多的情況或者鞋底有一定吸灰之后會有滑動和打滑情況。
哈登7作為一雙實戰鞋實際上更多的是中規中矩的性能表現。但是上下協調的重量分配以及設計上出色的一體性結構框架配合上適配度超高的鞋楦,還有非常傳統前掌快速啟動,后掌充分緩震的設計邏輯讓哈登7在當下這個籃球鞋時代里更像一個另類的水桶鞋。
如果你不介意球鞋重量,也不在意透氣,那哈登7就是一雙實戰性能挑不出毛病和硬傷同時又能兼顧日常穿搭的潮流實戰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