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點,輕質。單只42碼的閃現3,重量360g出頭,對比目前的主流實戰(zhàn)鞋款,優(yōu)勢還是很明顯的。穿上腳后,鞋體在腳上的存在感很低,無論是打半場還是全場跑動,雙腳都不會有明顯的累贅感。
中底體驗
而這塊號稱是一模雙密的閃現3中底,后掌使用了輕量化態(tài)極科技,和老態(tài)極相比,區(qū)別還是很大的。老態(tài)極是種什么樣的體驗呢?在軟彈比值中,老態(tài)極的軟感要更明顯一些,靜態(tài)踩踏時有著明顯的腳感優(yōu)勢。
而輕量化態(tài)極,軟的感受不是那么明顯,是一種帶有韌性的彈感,回彈性更強,腳感方面就沒有老態(tài)極那種BoomBoomBoom下陷的爽感。但是對追求場地感,希望中底反饋感迅速的朋友來說,這樣的改量處理,我覺得沒毛病。
前掌區(qū)域的魔彈科技,由于厚度較薄,實戰(zhàn)時前掌科技的存在感很低,就稍微帶一點軟的感覺。在啟動發(fā)力時,前掌的貼地感非常明顯,和赤腳在地面蹬地的體驗相近。
追求貼地感的朋友會感覺很爽,但是對那些體重較大,追求爆發(fā)力的朋友來說,這樣的前掌反饋,并不會有那種亮眼的回彈或者助推效果,你會感覺前掌太薄了,彈性勢能很低。
相對來說,前掌搭載P-Soon科技的閃現2,更能滿足力量型球員的前掌需求,而減法設計下的閃現3,定位更加明確,就是專門為輕快,靈敏的后衛(wèi)選手打造的產品。
楦形體驗
過往的產品,在宣傳時期,都會強調科技啊配置等等。而閃現3強調的升級點,沒別的就是鞋楦。很早以前我就在節(jié)目說過,耐克的鞋楦一直都是被大眾忽視的隱性優(yōu)勢。
鞋楦的重要性,就像一棟建筑的地基一樣,無論你上面要蓋多么花里胡哨的樓,地基不牢,樓層的穩(wěn)定性是會出現問題的。
老李寧的鞋楦如此,過去匹克的鞋款也是一樣,而修改楦形后的閃現3,確實比過去的匹克球鞋合腳不少,前掌不再寬似海,而是一種內收貼合的狀態(tài),不寬也沒有過分壓迫的感覺,整體前掌的楦形感受就是一個詞:正好。
但后掌區(qū)域的貼合度,有一說一不太完美。松軟的內襯填充,以及從后跟望去,寬厚的鞋身輪廓,沒有任何內收的意思,在系緊鞋帶后,后跟依舊沒有極致的鎖定感受,貼合度一般。
在做啟動等動作時,會出現輕微的不跟腳現象,這一點還是很遺憾的。另外在初上腳的時候,前掌彎折處會有輕微的卡腳現象,磨合一兩場球后,這種卡腳感會弱化很多。
外底體驗
外底方面,無論在內場還是外場,閃現3外底的抓地表現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水晶底版本的耐磨不太理想,幾場室內訓練下來,外側紋路就出現了明顯的起毛現象,打外場的小伙伴們需要留意。
性價比
目前市場價普遍600+的閃現3,一句話,等就行了,像匹克的這樣親民的品牌,就問一句話,哪個品牌敢在發(fā)售前就把自己的貨量公之于眾?所以我的建議是,等配色數量變多,貨量真正大起來之后,400來塊錢入手一雙閃現3,我相信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