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度戈登1代,在實戰鞋中更為成熟的Q彈超作為基底,NFO則是主要出現在了前掌的位置。
出現在AG1身上的NFO與之前在休閑鞋上的腳感并不盡相同,它在調教之后變得韌性十足,而在運動的過程中又不失回彈。
整雙鞋上腳之后的腳感非常明顯,靜態下可以感受到較為舒適的腳感。前掌在發力的時候能夠有不錯的回饋,但是對我來說,這樣的前掌會顯得有些拖沓,場地感不夠出色??紤]到這是為3,4號位球員量身定做的簽名鞋,這樣的中底表現也是在情理之中。
整雙鞋的緩震處于水準之上,特別是這次的外底還做了上翻的處理,包住了后跟的中底材質,限制住了中底在運動過程中的形變。所以85KG以內的后衛以及鋒線是完全夠用的,一些靈活型的內線朋友也是非常適合這雙鞋。
這塊QU!KBALANCE支撐片更是畫龍點睛,從冰鞋中汲取靈感設計而出的這塊TPU為整雙鞋提供了不俗的穩定性,與此同時讓前后掌腳感的過度更加流暢,在運動當中也沒有明顯的斷層感。
戈登一代最大的賣點就是穩,在賽場上穩定是一切成功的基礎,而這同樣適用于一雙籃球鞋。
穩,意味著不犯錯,意味著有機會可能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在這一點上,這雙鞋絕對不會讓人失望。
這雙鞋鞋面工藝精妙,用料豐富,不論是前掌混雜了TPU的編織,還是肉眼可見的黑色熱熔材質,不論是鞋身中端的網紗,還是鞋身內側的皮革,都印證著這位朋友的所言非虛。
在鞋身上,還有1個值得單獨聊聊的亮點:
這次的前掌用到了名為"Mo-Fit"的鞋帶系統,這個鞋帶系統來自于361度的海外線跑鞋。這個類似綁帶的鞋帶設計,以及貫穿到鞋身底部的動態鞋帶綁定就組成了這項科技。
毫不夸張得說,這雙鞋算是近期我穿過的包裹最強的鞋,沒有之一,整只腳在鞋內幾乎動彈不得,鎖定感極強,同時帶來的就是出色的鞋腳一體性。
在運動的過程當中,球鞋與鞋的配合達到了一種非常舒適的交融狀態。
與此同時,鞋面的強度也非??捎^。比較是為了戈登這種暴力流打法定做的簽名鞋,那么過往出現在賽場上的"悲劇",自然不能再重演。
不過一切事物都不會是完美的,這雙鞋的鞋面也存在著如下幾個美中不足:
(1)球鞋的鞋楦偏窄,內長稍稍偏長。
(2)前掌的貼合度不夠極致。
(3)腳踝下方的貼合不夠極致。
關于第一點,在大家選擇尺碼的時候需要稍加注意,正常腳型,寬腳以及高腳背的朋友可以正常選擇,瘦腳可以選擇買小半碼。
關于后兩點,前掌的問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它并沒有影響到實際體驗,但如果尺碼選擇不當,后跟會稍稍有些不跟腳的現象,如果在腳踝下方再有一塊填充物,這雙鞋的包裹幾乎就可以到達滿分的水準了。
雖然不是前后分離的大底造型,不過球鞋中端大面積的鏤空或許也會讓很多朋友有些擔心,但其實整雙鞋在運動中的表現是非常令人安心的。
在做一些較為高強度動作的時候,球鞋的鞋身是非常穩健的,絲毫不需要為它的抗扭擔心。中底內嵌的玻璃纖維,不僅連接起了前后掌,更是在看似最脆弱的地方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護。
但是這雙鞋是非常不適合扁平足的朋友,當天實戰時,我跑了幾個來回,足弓就酸痛的不行,這樣的大底造型可以給足弓非常明顯的支撐,可對于扁平足的朋友,它真的有些災難。
外底或許是這雙鞋比較尷尬的地方了,這個款鞋有水晶底和橡膠兩個版本,水晶底吸灰問題較為嚴重,在鞋底保持干凈的情況下,抓地性能還是非常穩健的,吸附性也很強。
但是一旦沾了灰,不論是我平時去打的情況一般的內場,還是當天參加媒體賽的活動現場,都出現了一定的打滑現象。所以相對于情況一般的內場,這雙鞋我反而更推薦外場使用。
這雙水晶底的耐磨性能反而還不錯,穿了半個月,實戰壓馬路都很久,外底依舊沒有看到明顯的磨損,如果你想去水泥地實戰,買一雙橡膠底的絕對沒問題。
外底更大的亮點是前掌外側的延伸,如此寬碩的延伸加上這塊tpu的包覆,它不是滿分我都覺得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