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既然是夏季版本,在透氣性方面肯定是要比較好一些。如果兩雙鞋放在一起比較,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面料的改變。SE版本在前掌以及中段部分很明顯的換上了更輕薄的透氣材質,拿在手上也稍微輕了一點。
對于我在4月的天氣,室內實戰來說,其實是沒有明顯的差別的。但我非常能體會南方的球友,只打室外的話,即便在4月現在也是非常濕熱,這時候SE版本的優勢就能體現了。何況SE版本有更多活潑的配色,說真的非常好看呢,比我手上的這雙黑白配色要靈動多了。
但是面料變得輕薄也帶來了一些改變:根據我跟內部人員的溝通,我感覺SE版本楦頭略寬一點點,內長也變長了一點點,但實際上鞋子版型并沒有改變,就是面料的厚薄度造成的差異。所以這方面可能會影響到部分人群購買的時候尺碼選擇的問題。
再來是,這雙鞋除了前端兩個看似動態鞋帶的設計,其馀鞋帶都是直接穿在摩擦力相當強的鞋身上。這導致了松綁鞋帶非常費力費時的問題,而且不是很好調整到最舒服的松緊度。對于我來說,綁太緊會造成壓迫足弓,綁太松又會不跟腳,要來回調整幾次才能達到最舒適的狀態。
緩震方面,配置雖然都一樣,我個人在場上實戰覺得是稍微比AG1軟了一點點,但真的就是一點點。非常在乎緩震感的話,那SE版本在我感受是稍微好一些的。
整體支撐來說,雖然面料改變,整體變得輕薄,對我來說卻還是完全夠用。并沒有覺得真的有降低很多支撐性,至少以我的打法來說不會。但是以一般氣溫,以室內場地來看,舒適度還是一般的AG1會好一點點,SE版本畢竟填充物較少一些,對于雙腳的呵護也會少一點點。當然在室外的話就完全不一樣了,端看你平時在哪里打球比較多。
抓地力,則是完全不用擔心??吹绞窍鹉z底我就放心了,依舊維持高檔,而且耐磨度也不差,改成SE版本之后,可以說室外場實戰非常好的選擇了。
總結
這雙雖然我給了跟AG1持平的9分,但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穿原本的AG1。包覆材質更厚實比較符合我的需求,畢竟我打室內場地并不是特別需要透氣。但是我完全能夠理解在大熱天戶外實戰的球友需要這樣的一雙鞋,能讓他們在炎熱的天氣一樣享受籃球的樂趣,畢竟我的老家臺中也是熱到炸,而我打外場的年代很少能有這種透氣的款式可以選擇。
對于廣大群眾來說,AG1這么多版本該怎么選擇呢?首先我認為怎么選都不會有很大的問題,因為他們本質都是同一雙鞋,只要不選到我之前提過的水晶底版本就好。當然如果你喜歡打外場,SE版本我想還是最合適的款式,AG1跟Pro都還是偏厚重,在室外陽光下打2小時球是挺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