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Puma Fusion Nitro Spec所采用的是大面積的熱熔涂層,覆蓋面積可觀,一直從鞋頭包裹到了后跟區域。熱熔區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鞋面強度,同時也基本舍棄了透氣性能,腳在其中便會自然的進入到“悶悶不樂”的狀態。
在鞋面處唯一的針織部分位于鞋身的中段位置,至于那一抹彩色處理,則是搭配著PUMA此次從足球領域帶來的FuzionFit—一項專門針對鞋面的鎖定科技。
就上腳體驗來說,這項科技的存在感極強。會在上腳瞬間壓迫到中足的腳背區域,這也就大大勸退了一部分腳背高的朋友。如是正常腳型,這項科技在經歷一段時間磨合后,其扎實且帶有一定適應性的包覆感,穿起來還是蠻獨特的。
當然,整雙鞋在包裹范疇的可控區間僅維持在了中足這一部分區域。鞋帶孔不多,基本也都是在為中段的針織區域服務。
鞋頭相對是寬楦處理,后跟填充一般,這也就帶來了整雙鞋子的包裹斷層感明顯。前掌的熱熔不可控,存在使用壽命的缺陷。
后跟的鎖定談不上牢靠,即便是鞋帶系到最緊的程度仍能感受到后跟的滑動。至于后跟的港寶,強度還可以,支撐夠用,但并不足以彌補鞋子在后跟區域的包裹缺陷。
總結Puma Fusion Nitro Spec的包裹感受:進入的瞬間,較為滿足,細品下來卻只有一部分包裹緊實。
再進入到此次整雙鞋子的中底表現環節:
全新中底科技,氮氣加速,這是這雙鞋自宣傳開始就被綁定下來的標簽。那么這項由超臨界氮氣發泡工藝打造的全新科技Nitro到底是個什么水平?
就我的實戰體驗來說,總結下來四個大字"平平無奇"。整體腳感調教的相對平和,韌中帶著一丟丟彈。全掌的使用面積稱得上可觀,可到了具體的實戰反饋卻不見得出彩。
前掌過厚的緩震材料提高了重心的同時,帶來了拖沓的毛病。在啟動時,腳下的材料可能并沒有一瞬間的陷下開來,但其可以踩出的形變及腳感已經固定在了一個穩定的均值,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水平。
在感受到這樣一種反饋之時,其實還能發現泡棉在腳下還有著一定的感受空間,當我再想進一步體驗時,卻深刻的感受到這項科技的上限已是如此,且不會再有進一步的反饋了。
最后則是外底方面的表現:
紋路是一個對半縱向的波浪紋,初期由于實戰場地受潮的緣故表現一般,后期的話還算OK,但并不能談上極為靈敏的抓地程度,一時間達不到急停急起的水平,鞋底與地面的摩擦有一定的制動距離。
總的來說,此次的Puma Fusion Nitro Spec可能并沒有達到其前作Puma Clyde All Pro"又帥又能打"的水準。All Pro的能打程度在我們團隊是有得到一定統一認可的,更是我個人上半年上腳次數最多的實戰鞋款。